下载 APP
搜索

呷哺呷哺启动赴港IPO 拟集资约3亿美元

资讯 > 餐饮行业

导语:在火锅连锁企业小肥羊被私有化后,另一个火锅同行也正在酝酿资本之旅。3月26日,笔者获悉,中国火锅店连锁企业呷哺呷哺已经启动赴港IPO,并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招股,集资约3亿美元(约23.4亿港元),美国银行和瑞信将负责安排此次股票发行。

靠吧台式涮锅起家的外商投资公司呷哺呷哺,在餐饮业低迷期欲借上市进行突围。但在“高大上”餐饮企业纷纷抢生意以及投资人压力下,小火锅呷哺呷哺显得隐忧重重。

上市快跑

呷哺呷哺由来自台湾的贺光启在北京创立,1999年6月,第一家呷哺呷哺火锅店在北京西单明珠大厦开张。目前在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江苏7个省市直营开店366家。

此次上市风声始于2013年12月,彼时呷哺呷哺一个月内接连开店19家,被业内认为是为上市进行冲刺。

值得关注的背景是,港交所去年颁布的保荐人新规在经历半年过渡期后,将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根据新规,申请上市公司届时递交申请时,须在港交所网页登载大致完备的招股书初稿,同时未获港交所接受的申请公司及保荐人也将登载于网页上,直至招股书“合格”才可除名并上载招股书初稿。

“一旦施行,包括餐饮企业在内的企业IPO都必须公告。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弱点会提前暴露出来。审核公告权利交给大众的情况下,IPO前景会更难预测。所以很多公司赶末班车,在4月1日前交公告。”深圳唯实惠达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陈怡对笔者表示。

据香港媒体报道,不少企业赶在3月底前冲刺交表,有的会计事务所递表客户数目较上年翻倍。

呷哺呷哺明显也在赶这趟末班车,因为贺光启对于上市的想法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了。

资料显示,早在2009年,贺光启就曾公开表示,已经启动上市计划,并计划在未来3~5年内,实现300家以上的店面规模。2009年底,呷哺呷哺宣布暂定2012年赴港上市。

然而,2011年下半年,证监会提高内地餐饮企业IPO门槛,将上市餐饮企业的年利润标准从3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对排队上市的餐饮企业更雪上加霜的是,2012年初,香港交易所发出一份关于从事餐饮业务的申请人的上市文件指引信,对欲在港IPO的餐饮企业的披露文件提出了包括“供货商、食材来源及其价格”“同店销售额及桌/座流转率”等新的七大要求。被业内认为是,对餐饮企业赴港IPO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呷哺呷哺来说,要上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财务不透明、企业盈利能力难以估量的行业难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没法讲一个好听又可信的资本故事。”北京某会计事务所会计李玲告诉笔者:“现在消费者去吃饭,有多少会主动索要发票?餐厅一般是以发票金额作为销售收入的,所以票外收入究竟有多少,谁也无法估计。财务不透明,如何监管?”

PE退出

2012年呷哺呷哺上市计划搁浅,最重要原因是与投资方出现分歧,IPO所需的公司内部股权结构材料未能提交。

据媒体报道显示,2008年11月,知名PE机构英联投资宣布,向呷哺呷哺一次性投资5000万美元,占有超过50%股份,获得该公司控股权。在2009年英联投资给呷哺呷哺定下了2012年的上市时间表。

然而,2012年则曝出英联投资希望出售所持北京呷哺呷哺连锁快餐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份,在2013年12月13日,火锅餐饮连锁企业呷哺呷哺宣布,原投资人英联投资(Actis)将其所持呷哺股权转让给美国泛大西洋资本集团(General Atlantic,下称GA)。

“英联投资决定放手,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呷哺上市不看好,如果不能寻求上市套现,寻找一个接盘者成为次优选项。”一位熟悉餐饮行业的上海私募人士黄先生告诉笔者。

当GA接下这一棒继续推动呷哺呷哺奔跑,下一步在哪儿撤出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此时,赴港上市风声再起。

“虽然餐饮企业上市欲望强烈,但政府监管机构一直严格把控,然而投资人又怎能甘心被套牢?要怎么退出?”上述私募行业人士对笔者分析表示,呷哺呷哺也是一样,此前疯狂扩张过程中,私募投了大笔钱进去,谋求上市套现是最终目的。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对笔者表示,赴港上市,也面临着估值较低的现实。小南国的招股过程中,也是由于招股价格低于前次招股书披露的价格,被市场理解为餐饮企业未获得资本市场的完全认可。

实际上,呷哺呷哺同行小肥羊的大起大落是研究火锅餐饮连锁的最好范本。从2006年6月引入外资风投3i和Prax Capital迅速扩张,到2008年6月12日登陆港交所主板上市筹资近4.6亿港元,再到2011年5月,百胜集团斥资46亿港元对其完成私有化,小肥羊结束资本市场之旅。

后续发展存隐忧

呷哺呷哺的店面选址大都是在租金较高、人流量足够大的大型购物中心或写字楼密集地区,熙熙攘攘的客流量背后,究竟能赚到多少真金白银?

“国内很多餐饮企业都是粗放型经营,盈利能力以及后续扩张能力不能保证。”上述业内人士对笔者直言。以与呷哺呷哺同样经营火锅的连锁企业小肥羊为例,2007年、2008年其毛利率均在60%左右,但其净利率仅为10%左右。利润之薄可见一斑。

笔者从呷哺呷哺官方网站了解到,目前其在全国共有366家直营店,其中北京地区以236家占全部门店的六成之多。

“呷哺呷哺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北京地区。但一个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在一个商圈达到饱和后,后续盈利点在哪儿成为一个大难题。”北京地区某老牌私募的投资经理刘先生对笔者表示,在已经覆盖北京市各大商圈的情况下,呷哺呷哺得想想还能往哪儿扩张。

资料显示,2007年呷哺呷哺北京门店数有40家,2008年北京门店数有60家。如果按照业内这类店铺租期平均6年左右来看,今年北京地区到期必须重新签约的门店数或将至少有20家,重新租赁的租金上涨压力增大。

事实正是如此,中国餐饮业正普遍陷于“四高一低”(即租金价格高、人工费用高、能源价格高、原材料成本高、利润越来越低)的困境。

英国房产服务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报告显示,自2010年以来,北京商铺租金每个月都在上涨,截至2012年年底,北京优质零售物业市场,主要是指高端购物中心首层,平均租金已经达到了864.9元/平方米/月,即近29元/平方米/天,过去六年每年平均涨幅为7%。

以湘鄂情北京西单店为例,日前,湘鄂情将该分店由原有的1.2万多平方米缩减为5049平方米,此举将为湘鄂情每月节省租金支出33.32万元人民币。

随着原材料成本、工人成本升高,再加上租金高企,这样的话,将倒逼呷哺呷哺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

另外,呷哺呷哺还要面对异地开店的盈利压力,跨区域开店还要面对是否适应当地口味,品牌能否被当地接受,销售能力能否与北京比肩,以及本地化和集团管理之间的矛盾。这些将直接影响其异地开拓能力,若经营不好,将拖累北京地区多年攒下的业绩水平。

3月26日,呷哺呷哺新闻发言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针对笔者提出的相关问题不能回复。对于不回复的原因,该发言人并没说明。

“高大上”抢生意

在呷哺呷哺扩张过程中,也面临着餐饮业寒冬的现状,那些曾经“高大上”的餐饮同行们纷纷放低姿态,抢占大众餐饮市场。

中国烹饪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餐饮收入25392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创21年来的最低值,其中,高端餐饮严重受挫,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大众餐饮渐成主流。

日前,湘鄂情发布2013年财报显示,2013年是公司历史上亏损最为严重、经营最为困难的一年,巨亏达5.6亿元。除此之外,3月11日,全聚德发布年报称,公司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19.02亿元,同比下降2.13%。其中餐饮企业收入同比下降5.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27.62%,2013年的成绩单是其上市以来表现最差的年度成绩单。

萧条的行情,逼着这些“高端大气”的餐饮公司不得不向大众市场掘金。2013年2月,湘鄂情召开企业转型发布会,宣布向大众餐饮转型,打出了“家庭欢聚餐厅”的口号。此后,湘鄂情又正式宣布进入团餐市场,全聚德也开始做起了外卖生意。而包括湘鄂情、顺峰在内的高端餐饮企业纷纷团购活动,四折左右的折扣已屡见不鲜。

“这些知名餐饮企业调低价位,必然会对呷哺呷哺这些价位较低的餐饮企业产生冲击。”刘先生对笔者表示。

在餐饮业不景气时期,呷哺呷哺此次是否能顺利的借助上市实现突围,即使上市后,利润率水平能否获得持续发展,避免重蹈餐饮企业上市的覆辙。笔者也将对该事件持续关注。

原文地址:http://money.163.com/14/0329/08/9OG7I8IA00253B0H.html

下一篇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餐饮行业文章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