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了趟外婆家,包的馄饨,
满满一箩筐,
摆的整整齐齐的。
很喜欢外婆的家,有种很亲切的感觉,因为这里是老公小时候成长的地方。
床柱上的精美木雕,
配以洁白的纱幔。
无法想像,这些木雕,全是用木头雕刻而成的。
而且每一幅都有不同的寓意。
桌边上的一些木刻,
老人生病以来,都没有打扫,已经落了很多灰。
我喜欢家具上的这些配件,
铜锁扣,
仔细看上边还有雕琢的细小花纹。上边一小段红布,透着古朴。
抽屉上铜的拉手,
木头已经有些虫蛀。
发现以前的老家具,木头的衔接处很少用到钉子,而是木槽镶嵌。
但用了几十年,居然还很结实。箱子侧面铁的拎手,
和铁的锁扣,
都已经锈蚀。
米桶里盛米的容器,也是一件老古董。全部木槽镶嵌,一颗钉子都没有。
老人家的竹椅,
椅背上是刻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只小板凳,老公小时候的应该很喜欢坐这个。桌下是老人养的猫。
老人家的躺椅。
曾用来装糖果的陶罐子。
墙角的咸菜缸。
老人的老花镜。
裁缝剪刀,老人的衣服很多都是手工制作的。
算盘,老公说,老人以前开过小卖部,我见过外公打算盘,速度还是相当的快。
镂空的柜门,
挂在柜子边的称杆。
吊在梁上的竹篮,
以前会把一些食物挂在高处,防止猫偷食。
老人种的红豆,
知道我们喜欢吃,走的时候全给我带上了,有十几斤。
曾经烹饪出无数美味的灶台,如今已看不到那熟悉的身影。
最后,解释一下,外婆在正月十二离开了我们,我们原计划正月十三给她过大寿的愿望终究没能实现,只能是永远的遗憾。当时老公还在国外,所以我只好代替他回去,送了老人最后一程。(老公订于正月十九回国,终究是错过了见老人最后一面。)
老公从小在外婆家里长大,所以这个家有他太多的美好记忆,拍了这组照片,想老人的时候看看。
核桃,老人再也吃不到了,看着他们孤单的躺在桌边。
“大”竹椅,“小”板凳,如今已阴阳两隔。
----------缅怀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