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搜索

糖糕

老杨的厨房 发布于 2010/6/8 13:30

        

 还不知道端午节来历的时候,只知道端午节要吃糖糕。后来长大了,到城里上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

    去城里上学之前都不知道粽子是何物,脑子里也没概念。皖北的农村,经济条件不好,平常人家是不吃大米的。吃大米的人家也只是留着煮粥,舍不得吃米饭,只有家里来了及其重要的客人,才做点米饭吃。记得高中住校,几个月回家一次,奶奶就会大着嗓门喊妈妈:霞,去喊老二家来,咱今天吃米饭!一边碎步跑去张罗。可见米饭的金贵。直至今日,我家大人也只有过年才吃米饭。

        

  我认为糖糕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北方就是不缺面,自己种的小麦,卖一部分留一部分,自己磨面,一天三顿也离不开。

  缺衣少食的年代,这种外酥里嫩软软呼呼的甜点,比过年的果子糖还稀罕,到了端午,在奶奶家的大土灶里,大叔揉面,爸爸打下手。我们就守在旁边,咽着口水等着,出来一个就去抢,烫的直跳脚,糖糕在两只手里来回扔,也舍不得撒手。还没凉就急急火燎的往嘴里送,一股热气烫到,吸溜着嘴也要咬下一口。

   现在经济好了,米饭都不稀罕吃,还要吃进口的香米,馒头也摇身一变,不是牛奶的就是鸡蛋的。这次炸了六个糖糕,吃了一个,就吃不下,味还是这个味,我已经不是那个我。

  我只能对着糖糕,想象当年吃糖糕的兴奋和甜蜜。

=======================================================

        

我改进了一下,放了牛奶在里面。临做之前,我特意打电话回家,问了很仔细才动手做的。

原料:面粉一饭碗,牛奶一袋,食用油,白糖三汤匙

2,面粉铺在大一点的容器里,牛奶在奶锅里小火烧开

3,趁热浇在面粉里,并用铲子搅拌

4,用手沾油,把面揉透,成团,用保鲜膜盖上,静置一小时

 

5,面很黏,拿的时候,要用手沾一下油,面分成六个等份,一个在手上拍平捏个窝窝

67,放入半汤匙白糖,小心包上

8,油温五成的时候下入,炸到金黄即可。

        

注意事项:

1,全程不能沾水,牛奶是我加的,不要的话就用开水,烫面要烫均匀

2,包糖的时候,皮厚一点,封口要严实,用手来回轻轻拍一拍

3,油温七成下入糖糕,中火炸透。颜色要稍微浅一点就捞出来

        

   趁热吃吧!

 

 

下一篇

老杨的厨房的日志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