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经销商已经放出话了,要我心理上有个准备,茅台酒春节前可能还会涨价。”张大辉告诉记者。他在新疆有一家茅台酒专卖店,在刚过去的国庆节前后,生意兴隆,即便批发价上涨了不少,但他的生意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对于春节涨价的消息,他也并不担心,“批发价高了,我们自然卖得也更高。”
记者近日采访多名白酒经销商得知,2011年以来,茅台酒虽然出厂价提升不多,但在销售环节,层层加价,以53度飞天茅台为例,虽然出厂价仅619元,但在零售市场已经数次提价,每瓶已然高达1600元到2000元,尤其在今年中秋前。
茅台酒作为中国高档白酒的龙头,反应了整个中高档白酒市场的价格趋势。据一些经销商介绍,今年以来,茅台、五粮液等白酒的终端销售价格已经至少三次涨价。就在今年中秋前,五粮液宣布,从9月10日起对产品出厂价上调约20%~30%;洋河股份称鉴于产品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自9月13日起上调出厂价,“蓝色经典”系列均价涨约一成;“珍宝坊”系列等约涨5%。
“约谈”企业效果甚微
在部分白酒涨价的带动下,更多的白酒企业有了涨价的冲动,舆论的压力直接促使发改委在9月中旬采取措施。9月16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经贸司、价监局共同召开白酒价格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茅台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就白酒价格问题进行了交流。发改委要求行业协会及白酒骨干企业要起到维护白酒市场价格的作用,同时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不能再出现涨价现象,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
其实,早在今年3月末,发改委已经召开过价格座谈会,与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剑南春、水井坊、汾酒等企业的高层领导进行了沟通,当时企业们一致表示支持政府的限价政策。
这次“约谈”也是在国内通货膨胀不断加剧、CPI屡创新高的背景下进行,相关部门不希望白酒成为通胀的推动力量而进行的。在这种背景之下,茅台酒承诺,本轮涨价之中,会遵守诺言,不提高出厂价格。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做法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在刚性需求、通货膨胀和成本上涨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国内高端白酒市场涨价之势并没有受到遏制。即便茅台这样的企业因压力未能提高白酒出厂价格,其在销售渠道中,经销环节的涨幅依然很大。
据了解,自2006年初至今,茅台酒共发布了6次涨价公告,涨幅从10%至20%不等,短短五年多时间内,53度飞天茅台的零售价格单价从318元涨到619元,涨幅翻倍。而真正的市场零售价则早已突破厂家限定的价格,有地区已超过2000元。实际上,茅台、五粮液等中高档白酒,基本已经形成每年涨价10%的习惯。整个中高档白酒市场酒价涨幅也基本趋同,相较5年多前均已翻倍。
刚性需求是持续涨价的原因
在一些生产商看来,价格上涨主要源于原料、通货膨胀、人工等成本上涨因素。粮食价格上涨,历来是酒企涨价的主要借口,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于啤酒和低价白酒来说,粮价上涨确实带来成本压力,但对于利润率普遍高于50%的中高档白酒来说,粮价上涨、通货膨胀、人力成本上升等成本因素对中高档白酒的价格影响甚微。
按照酿造茅台“1斤酒5斤粮”的说法,酿造一斤茅台酒需2.4斤高粱和2.6斤小麦,按现在的市场价格计算,高粱和小麦的每斤价格仅1元多,5斤粮食的总价不超过6元。很显然,粮价涨幅占酒价的比重非常低,在幅度较大的酒价之中微不足道。到底什么原因促使这些白酒企业有涨价的冲动和空间?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高档白酒特别是高档白酒的市场刚性需求才是促使这些企业持续涨价的主要因素,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变相限价,实际上是在用行政力量来干预市场行为,治标不治本。所谓“刚性需求”,即需求的价格弹性很低,价格变化很难影响需求,无论价格高低,消费者都得购买。
在采访中一些经销商也告诉记者,其实,他们的客户多是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对价格并不敏感,“不论价格多高,酒都不够卖”。新华社发文称,国内富豪人数大幅增加,公务用酒特别是部分官员的腐败需求增加,是刚性需求的主要原因。
“喝酒的人不买,买酒的人不喝”——这是高端白酒市场上的一个典型现象。据市场人士估计,每年只有约两成的茅台酒进入了大众消费市场,剩余八成茅台酒主要用于宴请、送礼等人情消费,甚至成为收藏品,尤其在今年热钱泛滥、投资渠道变窄的情况下,收藏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高档白酒的涨价。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高档白酒年生产能力不足,加剧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以茅台和五粮液为例,茅台酒的生产周期为5~6年,2010年仅生产两万多吨,且每年的产能增加有限,而五粮液每吨高档酒需要10吨低档酒酿成,不可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为了维持每年上涨的利润需求和高额利润,涨价是企业最主要的手段。
资深白酒营销专家舒国华表示,未来高端白酒的价格将有可能继续上涨——因为与高端洋酒和进口红酒,比如拉菲、XO等品牌相比,国产高端白酒价格仍偏低。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发改委变相干预价格的行为,治标难治本。要想遏制高档白酒价格上升趋势,一方面要尊重市场规律,另一方面需要在消费者群体方面下功夫,想办法根除白酒消费背后的腐败“刚需”、公款“刚需”,并从国家层面上出台制度性规定,明确规定公务接待、公款招待不得奢侈浪费,不准上茅台、五粮液等高端酒。
只有如此,茅台、五粮液高端酒价格跳涨的问题才有望解决。否则,正如张大辉所说,即便价格再高,这些茅台酒也不够卖,只能导致价格不断提升。(记者 孙喜保)
(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