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上海建立原料奶最低保有量制度

资讯 > 食品行业

新华网上海11月13日电(记者李荣)来自上海市农委的最新消息,上海在乳业生鲜原料奶上确立最低保有量制度,郊区奶牛养殖业已全部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与生奶收购的定价形成机制、第三方质量检测制度一起,形成“三系配套”的完整框架。在饲养环节中,建立国内首个“配方饲料”的统一配送中心。

据上海市农委人士介绍,上海乳业的生鲜原料奶确立最低保有量制度,目前保有“底线”定为6万头奶牛饲养规模和年产26万吨生奶的产量规模。这一部分奶源因其“保鲜度”要求,具有不可替代性。

据了解,基于沪郊畜牧业的综合环境及经营条件,上海奶牛养殖业已全部实现规模化生产,全市现有规模化奶牛场113家,其中100至199头规模的奶牛场29家,200至499头规模奶牛场51家,500至999头规模16家,1000头以上规模17家。这些规模化奶牛场全部实施机械化管道挤奶。

此外,上海还建立了生鲜乳收购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市场变动情况,确定原料奶收购基价之后,可适当“上下浮动”,价格协商具体由奶农代表、乳品加工企业、奶业协会及上海物价、畜牧等部门参与,确保奶农养殖效益。上海还在国内率先实施生鲜乳质量第三方检验检测制度,由上海市乳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负责对全市奶牛场的每个批次生鲜乳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与收购价格挂钩,实行优质优价。

在整个饲养环节中,上海奶牛养殖主渠道之一的上海牛奶集团建立国内首个“全混合日粮”饲料配送中心。据相关人士介绍,这个配送中心是由中央财政、上海市财政及上海牛奶集团自筹资金共同投入建成的。所谓“全混合日粮”,是根据奶牛在不同生长发育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按专家设计的日粮配方,同时利用特制的搅拌机对日粮进行搅拌、切割、混合和饲喂的一种先进饲养工艺,可提高奶牛产量,提升牛奶质量,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推进饲养管理的标准化。

专家表示,饲料配送中心与牧场结合,可以发挥种养循环的生态优势。在上海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内,记者了解到,奶牛场粪尿经厌氧发酵后可以沼气发电,沼液可以灌溉青饲料田和农田,不仅使蓄粪变废为宝,同时也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原文地址:http://finance.qq.com/a/20111113/000684.htm

下一篇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食品行业文章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