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准妈妈营养补充大盘点
一旦准备孕育一个机灵活泼健康的小宝,作为母亲你担负着何其重大的责任。这个时候要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尤其要在饮食营养习惯和饮食结构上严格要求自己。
丢掉红灯饮食习惯
平时我们可能有很多嗜好,比如有的人喜欢吸烟、饮酒、食用辛辣或高糖食物等。这些嗜好在平时似乎不是什么问题,而对于计划怀孕的夫妻,尤其对已经怀孕的孕妇而言,这些嗜好就会成为健康怀孕的严重障碍。
怀孕前应终止这些不良嗜好:
过量食用辛辣食物:我们都知道,辛辣食物常常可以引起正常人的消化功能紊乱,如:胃部不适、消化不良、便秘,甚至发生痔疮。由于怀孕后胎儿的长大,本身就可以影响孕妇的消化功能和排便,如果孕妇始终保持着进食辛辣食物的习惯,结果一方面会加重孕妇的消化不良和便秘或痔疮的症状,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孕妇对胎儿营养的供给,甚至增加分娩的困难。因此在计划怀孕前3-6个月应停止吃辛辣食物的习惯。
过量食用高糖食物:怀孕前,夫妻双方尤其女方,若经常食用高糖食物,常常可能引起糖代谢紊乱,甚至成为潜在的糖尿病患者;怀孕后,由于孕妇体内胎儿的需要,孕妇摄入量增加或继续维持怀孕前的饮食结构,则极易出现孕期糖尿病。孕期糖尿病不仅危害孕妇本人的健康,更重要是危及孕妇体内胎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并极易出现早产、流产或死胎。宝宝出生后,孕妇成为典型的糖尿病患者,而宝宝可能是巨大儿或大脑发育障碍患者,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
绿灯饮食指示: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含量也不等。因此,应该尽量吃得杂一些,不偏食、不忌嘴,保证营养均衡全面。
其次,在饮食中加强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正餐之外,还要多吃水果。
第三,要避免各种食物污染。注重饮食卫生。尽量选用新鲜天然的食品,避免服用含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等的食品,如罐装食品、饮料及有包装的方便食品等。蔬菜应充分清洗,水果应去皮,以避免农药污染。多饮用白开水,不喝咖啡、茶等刺激性饮品。炊具用铁制或不锈钢制品,不用铝制品和彩色搪瓷用品,以免铝元素、铅元素对人体造成伤害。
孕期要补那些营养?
补铁
铁是人体生成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之一,孕期的缺铁性贫血,不但可以导致孕妇出现心慌气短、头晕、乏力,还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生长发育迟缓,生后智力发育障碍,生后6个月之内易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孕妇要为自己和胎儿在宫内及产后的造血做好充分的铁储备,因此,在孕期应特别注意补充铁剂。
1、铁准备摄入或补充量
在怀孕早期,每天应至少摄入15~20毫克铁;怀孕晚期,每天应摄入20~30毫克铁。
2、铁的来源
富含铁的食物有瘦肉、猪肝、鸡蛋、海带、绿色蔬菜(芹菜、油菜、苋菜等)、干杏、樱桃等。
补钙
怀孕前,若女性体内钙摄入不足,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状况,而且直接影响怀孕后孕妇的身体与胎儿的发育。由于怀孕前的钙补充不足而导致怀孕后孕妇体内的钙缺乏或怀孕后孕妇钙摄入不足,在孕期,孕妇体内的钙质就会转移到胎儿身上,既不能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也影响胎儿乳牙、恒牙的钙化和骨骼的发育,出生后使孩子早早的出现佝偻症;也会导致孕妇出现小腿抽筋,疲乏、倦怠,产后出现骨软化和牙齿疏松或牙齿脱落等现象。
1、钙摄入量或准备补充量
正常女性在非怀孕期平均每天需要钙约800毫克,而在怀孕期间每天必须摄入1000~1500毫克的钙。
2、钙的来源
富含钙的食物有海带、黄豆、腐竹、奶制品类、黑木耳、鱼虾类等。尽管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钙,但人体对钙很难吸收。因此,计划怀孕的夫妇或已经怀孕的孕妇,必须额外补充一定量的钙剂,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一旦准备孕育一个机灵活泼健康的小宝,作为母亲你担负着何其重大的责任。这个时候要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尤其要在饮食营养习惯和饮食结构上严格要求自己。
补碘
碘是人体各个时期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人体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构成成分。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影响大脑皮质和交感神经的兴奋。如果机体内含碘不足,将直接限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孕期母体摄入碘不足,可造成胎儿甲状腺激素缺乏,出生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其结果是影响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发育。这种状况若在孩子出生后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对孩子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每对计划怀孕的夫妇应该了解碘的作用,准备在孕期适宜地补充碘,确保胎儿身体与智力的同步发育。
2、碘的来源
富含碘的食物为海带、紫菜、海虾、海鱼等。
3、碘的摄入量
准备摄入或补充量:人体的碘80%-90%来源于食物。成人每天需要70-100微克,孕妇每天需要175微克,青少年需要150微克,儿童需要70-120微克,婴儿需要10-50微克。
目前我们国家的全面补碘,如:我们每天的食用盐中含有一定量的碘,使得一般正常人不会出现碘缺乏。因此,若每位计划怀孕的女性或已经怀孕的孕妇,在补充碘时,如查尿碘含量低于100微克/升尿,则要加大碘盐摄入或服用碘丸,同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正确剂量进行补充,以防止摄碘过高。因为,碘过高同样会产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