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媒体曾多次报道过的,饮料瓶螺旋部位出现霉变、生虫的现象,普遍与这一工艺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
相比于瓶装饮料螺纹瓶盖本身设计所存在的二次污染隐患(详见本报2月16日报道《饮料二次污染秘密:螺纹瓶盖隐忧》),在饮料的生产、流通以及消费者习惯上,或许才是饮料安全更为脆弱的环节。
据《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调查,面对早已成为行业内普遍知晓“秘密”的螺纹瓶盖隐患,生产企业并没有强烈的动力致力于解决此问题,国际通用的制作标准已成为企业拒绝改变的最大借口,担心成本提高则是直接因素之一。
而当饮料走出工厂,沿着饮料的流通链,对于饮料可能的二次污染而言,它也只是刚刚开始出发,无论是在卫生监管,或者是广告宣传,以及消费者自身意识,都不足以设起一道“防线”来阻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饮料生产线见闻
春节前夕,正是饮料行业最为紧张红火的生产时期,本报记者前往以饮料成名的广东三水,在一家著名饮料生产企业的车间,出现在本报记者眼前的,是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繁忙工作的场景。
“春节前,所有家庭都在采购供节日使用的食品,饮料也不例外,我们工厂已经开始加班加点地生产,现在生产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产品,我们也在帮一些这里没有设立工厂的饮料企业代加工产品。”该企业技术部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走进车间大门,一个漏斗式的设备上堆放着大量空饮料瓶,这就是大多数饮料企业饮料生产的第一个环节——洗瓶。
饮料瓶在这里经过热水高温清洗消毒后,就会正式进入生产线。这样一条生产线1分钟能够灌装350瓶饮料,不过这还不是最好的设备,目前最快的生产线1分钟能够完成600瓶的灌装能力。
在上述人士的引导下,本报记者看到,经过消毒处理后的饮料瓶沿着传送线进入一间隔离出来的饮料无菌灌装室。透过玻璃,整个灌装流程清晰可见。
安装在设备上的20多个“灌注腔”同时插入已经就位的饮料瓶口,饮料被快速地灌注到瓶内,灌装完成后快速地进入下一个工艺环节。当饮料瓶离开灌装室时,一瓶封好盖子的成品饮料已经完整地呈现在面前。
在整个机械生产线上,仅有十几个工人在不同的工作区进行检测,整个生产流程都在快速有序地进行当中。
在被问及此前已经有媒体报道过的饮料瓶口出现发霉物质的问题时,上述负责人认为,造成霉变的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饮料出厂后因为运输和储藏方式不规范,导致污染物进入瓶口处的螺旋位置,而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在灌装过程中,因为饮料溢出并且没有在灌装后的瓶口清洗环节清洗干净,导致这一部位的残留饮料霉变。
在这两种可能之中,灌装过程中的饮料溢出问题,则是饮料生产企业需要解决的重点。“在灌装过程中,会有一定比例的饮料瓶存在饮料溢出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快速灌装过程中,‘灌注腔’在拔出后会带出一定的液体。”该人士说。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跟目前的生产工艺直接相关。
“饮料瓶完成清洗后,为了保证果汁饮料的卫生安全,还需要有第二道保障,就是把温度达到90摄氏度的果汁在这个封闭的空间中灌装进瓶子当中。”该人士说。
在灌装过程中,“灌注腔”已经占到瓶内一定的空间,而为了保证果汁类饮料的无菌和消毒,饮料都是在高温时进行灌装的,如果空气空留部分过大,瓶盖拧紧后,再经过热胀冷缩,瓶内的负压就会导致饮料瓶的变形。因此,从美观角度考虑,在灌注过程中饮料必须装满整瓶,这样在拔出腔后,瓶内残留空气就会相对较少。
目前来说,灌装过程中的溢出率无法统计,不过每个瓶子灌装饮料后,下一个环节都要对瓶口进行冲水清洗。就是在放瓶盖前,对瓶口进行喷水处理。
本报记者看到,当饮料灌装完成后,盛满液体的饮料瓶在传输带上直接进入下一个工序,而这道工序的传输带两侧有一段3厘米~5厘米喷水装置,经过处理后的水从两侧的小孔喷射出来,对瓶口进行清洗。
这道工序的冲洗力度可以自由控制,不过一般来说水流不会太大,这也是考虑要防止冲水环节溅起太多的水花进入到饮料当中,不过,这样的工艺流程也不可能保证饮料瓶螺旋部位的100%清洁。
“特别是含奶的饮料比较麻烦。因为奶制品的粘附力更强,粘附后想要冲洗掉难度比较大,因此容易出现螺旋部位存在饮料残余,最终出现霉变的情况。”该人士说。
此前媒体曾多次报道过的,饮料瓶螺旋部位出现霉变、生虫的现象,普遍与这一工艺有或多或少的关系。瓶口螺旋部位不密封,则是造成所有问题的根源。
标准难题与卫生监管
“对于饮料螺旋部位非密封,我们也知道存在安全隐患。”上述人士说。
不过,饮料行业毕竟目前采用的是国际通行的饮料包装,而且在其他企业不进行改造的情况下,任何企业单独做这样的技术改造只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除了技术改造成本以外,近两年石油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塑料制品价格直线上升,饮料瓶材料价格当然也不例外,技术改造必然要增加原材料的使用。
“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考虑要在饮料外包装上继续降低成本,瓶身要更薄、瓶口的设计也要更矮,我们企业的所有饮料产品的瓶身今年也要这样改。”上述人士说。
而另一位业内人士也坦言,瓶口螺旋部位不密封这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至少大的饮料和水企业都是连线生产的,简单地说,就是包括瓶坯、瓶盖都是在饮料加工的一套生产线上完成的,因此,这个问题对于大企业来说都很清楚的。但出于成本的考虑,没有人愿意对此进行改进。
本报记者查询了《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卫生标准》,但其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密封状态应包括饮料包装材料的哪些部分。
根据一次性餐具国家标准的界定,一次性餐具包括预期用餐或类似用途的器具,包括一次性使用的餐盒、盘、碟刀、叉、勺、筷子、碗、杯、罐、壶、吸管等。但是对于饮料瓶是否属于或类比预期用餐或类似用途餐具,同样没有明确说明。
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一次性餐具的国家标准肯定无法界定瓶装饮料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饮料的密封性受到影响的可能性非常低,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在密封区域以外螺旋部位的安全性。
多项塑料制品国家相关标准起草人之一、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陈家琪认为,在正式场合我们可以看到,饮用的瓶装水都是要倒出来喝的。饮料螺旋部位不密封,确实是一个问题,不过,目前能不能解决、好不好解决还不好说。
“在国家的相关规定中,主要是检测饮料漏不漏,也就是瓶盖和瓶身的结合部位是否密封,并不会检查螺纹这个地方。因为现在瓶子、瓶盖和瓶口的标准是分离的,也就是说瓶盖在现在的设计过程中是不密封的。当然从技术环节看,也是能够做到密封的标准,只不过改造成本可能会很大。”陈家琪说。
从国际方面看,确实没有要求饮料瓶的螺旋部位必须是密封的。这一点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际饮料巨头全球统一饮料包装设计就能够清楚看到。
在他看来,这样的密封技术确实也有一定的困难。现在瓶装饮料使用的都是一次性的盖子,一次性的盖子在锁扣部位都是有几个缝隙,这样就保证消费者能够很容易地辨别出饮料瓶盖是否被开启过,正是因为这项条件,按照现在的技术如果要密封的话难度很高。
“如果解决不了一次性盖子的问题,要解决螺旋部位密封的难度就更大了。”陈家琪说,在他看来,加大对公众使用习惯的宣传引导则是更为理想的解决方式。
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经过无数直接对着瓶嘴喝饮料的广告“狂轰滥炸”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如何才能改正过来?
被广告误导的消费者
在北京朝阳区国贸附近的沃尔玛超市,本报记者在饮料柜台随机询问了10位在此购买瓶装饮料的消费者,有关饮料瓶口是否密封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均是饮料瓶口是密封的,而且可以直接对嘴饮用。
“瓶装饮料打开瓶盖后当然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特别像我们这些有孩子的家庭,家里都会定期采购一箱瓶装水,外出时可以随时携带给孩子喝。”带着孩子购物的王女士正在饮料货柜边为孩子买水。
而当被告知,矿泉水的螺旋部位并不密封,很容易携带细菌和污染物时,王女士表示难以理解。
“现在电视里、室外广告牌上,所有的饮料广告基本都是打开瓶盖直接对嘴饮用,我一直以为这样是非常安全的,所以才给孩子喝。如果不能直接饮用,难道出门的时候要拿着自己的杯子,再买矿泉水倒进去吗?如果这样还不如直接用杯子接水喝呢。”王女士感慨道。
对于消费者来说,瓶装饮料,特别是小瓶装饮料以其外出携带便捷、方便饮用,而被消费者所青睐。在多位消费者看来,如果瓶装饮料不能够直接饮用的话,那么设计成各种小瓶包装的饮料和矿泉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更是表示,在家里基本没有烧过开水,饮用瓶装矿泉水已经成为他每日补充水分的主要方式,而且是开盖后直接对嘴饮用。
所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消费者,均难以理解广告宣传对饮用习惯的误导。
作为一种心理效应,误导性广告则是借助与文字、图案等知觉线索,让人对特定对象产生错误的理解。利用误导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造成了负面社会效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如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