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国内公示首例红酒相关规定 灌装葡萄酒或被踢出局

资讯 > 食品行业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近日公示了《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其中提到对除特种葡萄酒生产企业之外的新建企业和酒庄,设置了规模、原料保障能力等硬性门槛,这也是国内与关红酒行业相关的首例规定。

面对进口红酒市场份额的日渐提升,国内葡萄酒企业何以突围,成为眼下业内讨论的焦点。

竞争激烈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亲朋聚会、请客吃饭点上一瓶红酒渐渐地变成了一种消费习惯。浸淫在现代消费文化的土壤中,红酒消费也被贴上了时尚、品位、高贵的标签。

2005年,被称做是国内红酒行业的分水岭。自此,中国红酒市场的消费量开始骤增,直至2011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额达450亿元,跃升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与此同时,进口葡萄酒一路高歌猛进,年平均涨幅在50%左右,国产葡萄酒企业彻底告别了暴利的时代。

其间,各类商家、明星也纷纷涉猎红酒生意。据统计,国内的红酒代理商从三年前的800家增加到了如今的4000家。更有财力雄厚的国内买家一举拿下国外多个酒庄,进口红酒无形中沦为了投资品。

市场热度不减,需求剧增,各类灌装酒、勾兑酒开始层出不穷,部分商家的行为影响了行业向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葡萄酒作为舶来品,国内葡萄酒与进口酒相比品质上的差异,以及消费理念上的混同,成为国内葡萄酒最大的挑战。有数据显示,2012年进口葡萄酒预计增长约30%。与进口葡萄酒增长相伴的是进口葡萄酒贸易商的急速增加,几年前中国葡萄酒进口商才800家,2011年已接近4000家。

“2005年,我国开始下调葡萄酒进口关税,进口瓶装葡萄酒关税由43%降到14%,进口散装葡萄酒关税更是下降到10%。门槛降低后,大量进口酒进入中国,以至于我国葡萄酒行业至今还未脱离投机阶段。但随着市场化杠杆的调节,从2012年、2013年开始,会慢慢进入一个理性调整时期。”业内专家耿磊向记者讲到。

此前,国内的进口葡萄酒的产区集中在法国,意大利等传统产区。然而从今年开始,部分新产区也逐步的进入国内,比如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等国。其中美国葡萄酒王“笑鹰”进入中国更是引来业内的关注。“笑鹰”是美国传统的奢华品牌,每年的产量仅两千多瓶,仅限会员制销售,很多时候都是有钱买不到的现实。

小李在北京的家乐福红酒专区做销售工作,他向记者介绍,通过每月的销售量统计显示,国内的红酒销售情况不容乐观。很多顾客来选购红酒,都是以进口葡萄酒作为首选,先看产地,特别是标注法国地区的品牌很受欢迎,其次是名字,如果是个较为洋气的名称相对比较吸引人,而价格则是最后的参考标准。相比,只有少部分中年顾客对国内的张裕、长城等品牌较有感情,特别是92年解百纳销量最好,除此之外,国产几十块钱一瓶的红酒销量也比较稳定,价格低廉这也是国内红酒唯一的竞争优势。

作为进口酒的一分子,十六区酒业公司进入中国仅两年时间。“今年经济不是很景气,与2011年同期相比,公司的业绩仍然有30%的增长。 ”十六区酒业公司经理彭静告诉记者。作为国产葡萄酒的龙头企业,张裕去年的表现并不乐观。过去一年中,张裕的业绩增速在放缓,今年一季度销售收入下降8.5%。张裕葡萄酒的市场工作人员李先生向记者介绍,之所以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主要源于张裕的市场战略80%集中在沿海一带,而这与进口酒的竞争形成了高度重合。

除此之外,王朝,长城等大公司的业绩去年也略显疲态。目前从数据上来看,国产红酒在与进口红酒的竞争中已略逊一筹。

品质为王

对于对规模的工业化的葡萄酒生产企业,面对日益涌进的进口葡萄酒,除了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以外,在品质上也该下足工夫,品质上的提升是葡萄酒生产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唯一法宝。

近年,随着葡萄酒销量的增加,国内的灌装葡萄酒开始在市场上出现,灌装葡萄酒简单而言就是勾兑酒。记者通过百度找到了一家从事灌装葡萄酒业务的机构。通过电话交谈了解到,他们负责国外酒厂大批量的进口葡萄酒,分销给在国内注册商标的商家,然后集中灌瓶,最后流向市场。

红酒专家宋平向记者介绍,很多灌装酒的品质极差,比如从国内进口10吨葡萄酒,进行勾兑后就变成了30吨,这就导致了国内的葡萄酒的品质极差,甚至造成了安全的隐患,严重影响了整体行业的发展。

《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的出台相对保护了规模生产企业,严格的设立了门槛障碍,特别是对原料供应量,生产总量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无形中把一些灌装企业踢出了行业,对提高国内红酒品质却是一大利好。

近两年,国内葡萄酒生产厂家也在提高酒的品质上下足工夫,部分企业投资建立的红酒酒庄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特别是宁夏贺兰山东麓红酒产区的成立也引来了各界投资人的关注。业内专家认为,相对于国产、大厂的葡萄酒,酒庄酒的个性要更强一些,自己生产的、能够代表这一产区的特色和品质。因产区、品种、土壤、气候变化均会影响一款酒的品质,因此,酒庄酒在原料、工艺方面更加精细化,质量容易控制,也更容易出高端产品。也有专家持不同观点,“目前酒庄酒并不适合目前国内的消费习惯,更适合国外体验式消费的特点。酒庄和品牌的沉淀是绑在一起的,宁夏、西安、新疆等地的酒庄酒也都呼之欲出,想通过酒庄来提升品牌从而达到扩大销量的路子,短期内无法实现。”

行业专家容健对记者讲到,“就目前国产酒所面临的生存现状,虽然危机重重,但也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我国的电器行业、汽车行业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现实是,如今一定要买进口电视、一定要买进口汽车的人在逐渐减少。进口酒的增量势头很猛,利润也很好,但是国内葡萄酒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需要在煎熬中踏踏实实的度过。”

打造文化品牌

西方葡萄酒发展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浓厚,对葡萄酒文化的认知深刻,完全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反于现实中国来说,葡萄酒文化氛围严重缺乏,犹如国外缺乏中国几千年的白酒文化一样。

红酒文化的匮乏,源于国内消费者饮酒习惯上的差异。

比如白酒起源于中国,每个人都对中国的白酒文化略知一二。相比饮用红酒,近年方开始流行,公众对红酒文化的一知半解也在情理之中。

作为红酒生产企业,自然承担着红酒知识、红酒文化普及的责任。业内专家表示,只有消费者增加了对红酒文化的理解,在消费时才不会出现盲目消费,跟风消费的行为,这也有助于国内葡萄酒行业向着深层次发展。

对于红酒生产企业,传播国内特有的红酒文化,并将其文化渗透在品牌之中,使期文化的含量成为品牌价值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品牌竞争力的核心体现。目前,享誉世界的红酒品牌都有隶属于自己的文化专利,无一不经历了数百年的沉淀积累。比如罗曼尼·康帝,创于1760年,目前的价格在7万元到25万元不等。拉·塔希,创于1869年,目前价格在也在2万元到15万元之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业内人士指出,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需要长时间沉淀的过程,也是在提高品质的同时,拥有持续竞争力的不二选择,而一味玩“年份”的概念,最终只会眼睁睁地将市场拱手送人。

只有消费者增加了对红酒文化的理解,在消费时才不会出现盲目消费,跟风消费的行为,这也有助于国内葡萄酒行业向着深层次发展。

原文地址:http://info.food.hc360.com/2012/06/080841644320.shtml

下一篇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食品行业文章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