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蒙牛乳业(微博)发布公告称,杨文俊因个人事业发展辞去执行董事、副主席和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厚朴投资董事长方风雷因投入更多时间专注处理其他个人业务,而辞去非执行董事和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杨文俊的离职,意味着包括牛根生在内的蒙牛十大元老已全部撤出蒙牛。同时,公司宣布委任名单,委任Tim Orting Jorgensen为非执行董事兼战略及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委任Finn S.Hansen为非执行董事;亦委任执行董事兼总裁孙伊萍为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
对于杨文俊的贡献,蒙牛乳业董事会在公告中评价称,在杨文俊及其团队的管理下,蒙牛乳业持续发展,并成为中国乳业的领导者之一,业务已上轨道,杨文俊本人认为是时候辞去董事一职。今年4月,杨文俊辞去蒙牛总裁职务,大股东中粮集团派来中粮地产(4.01,-0.01,-0.25%)原副总经理孙伊萍接任,但当时杨文俊仍在蒙牛留有部分职务。而伴随着此次杨文俊的彻底离开蒙牛,创办蒙牛的牛根生等10位元老已全部出局,中粮集团迎来全面掌控蒙牛乳业的时代。
引入欧洲乳业巨头Arla Foods(中文名“爱氏晨曦”)之后不足两个月,中粮开始提速整合蒙牛乳业的步伐。爱氏晨曦派来的两人已经正式进入了董事会,以后肯定是要发挥其在董事会的作用。
杨文俊身价
2009年7月,中粮携手厚朴投资以61亿港元入股蒙牛,成为蒙牛最大的股东。中粮入主不到两个月,蒙牛就发布公告称已完成董事会改组,牛根生辞去其主要营运的附属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转任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内蒙古蒙牛董事长一职由中粮集团现任总裁于旭波以非执行董事身份接任。2011年6月,宁高宁正式接替牛根生担任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
在此期间,蒙牛创业元老如姚同山、孙玉斌、孙先红、邓九强等人或是辞任,或是退休,逐渐淡出了蒙牛的经营管理。在10位创业元老中,仅剩杨文俊一人仍留守蒙牛乳业董事会。
据蒙牛乳业内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杨文俊对蒙牛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当年蒙牛冠名的“超级女声”就是他一手操盘的,他当时是蒙牛液态奶的总经理。
当时,中粮集团曾表示:“3年不参与蒙牛具体经营”,不过实际上在入主蒙牛乳业后,其一直没有停止对蒙牛乳业加强控制的步伐。中粮集团于2011年7月份斥资近36亿港元再度购入蒙牛乳业股份以稳固大股东的地位。除此之外,2009年至今,包括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总裁于旭波、战略部总监马建平等,先后赴蒙牛乳业出任高管。
“杨文俊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蒙牛国际化的需要,其粗放式管理蒙牛的手段也走到了尽头,在快速增长的时候,管理手段并没有跟上,食品安全经常出问题,离开蒙牛也是早晚的事情。”业内人士表示,杨文俊是跟随牛根生一起到蒙牛创业的,也就是说没有杨文俊的辅佐,牛根生开展工作可能也是很难的,杨文俊是具体干事的人,牛根生虽然走了,但是其还是在沿用原先的手段。
公开资料显示,在此前蒙牛的两次股权激励中,杨文俊分别获得了900万股和660万股购股权,行权价分别为24.1港元、24.4港元。按照目前杨文俊所持蒙牛乳业的股份,截至7月31日,蒙牛乳业的股价是每股23.1港元,其身价至少在7.5亿港元左右。
此前,跟随牛根生一起创业的蒙牛元老离开蒙牛后纷纷创业,姚同山创立了一家叫做圣牧高科的奶牛养殖企业、邓九强创立了现代牧业、孙先红参与投资了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
伴随着杨文俊和方风雷的辞职,中粮集团对蒙牛乳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掌控。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杨文俊的辞职是在意料之中的事,而此前保留董事一职仅是过渡性质。”他认为,“杨文俊的离开有助于孙伊萍掌控蒙牛大局,而精通营销战术的杨文俊今后很可能会像另一位蒙牛十大创业元老之一、现代牧业董事长邓九强一样,继续从事乳业。”
外资的力量在显现
8月1日下午,蒙牛乳业在其官方微博上指出,爱氏晨曦的入股将为蒙牛带来全新的管理经验,两名非执行董事的任命预示着爱氏晨曦与蒙牛在质量管控方面的合作将全面展开。
Tim Orting Jorgensen今年47岁,1991年就加入了爱氏晨曦,曾担任该集团国际业务部多个管理职务,包括3年在中东工作,3年在巴西工作。其2005年晋升为爱氏晨曦丹麦分公司的业务集团董事,2007年被委任为爱氏晨曦的执行副总裁。据悉,从2010年起,Tim Orting Jorgensen就出任了蒙牛同爱氏晨曦合资公司的董事,该人具有丰富的国际销售、品牌建立、供应链管理的经验。
业内人士认为,即使整合再快,蒙牛要学习到爱氏晨曦的国际化经验也需要3-5年的时间,因为爱氏晨曦已经有了150多年的历史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
原文地址: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120806/1026127672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