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券资料图片
中广网北京9月24日消息(记者杨超)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秋节越来越近,沉寂了一年的月饼消费又开始火热起来。相比起实物来说,月饼券印刷精美,方便携带,自然成为送礼的首选。不过在月饼券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背后,却充斥着一条扰乱市场秩序的利益链条,月饼券正在演变成了一种“期货类的金融商品”,无论是月饼商家,还是代销公司和黄牛,都能在这场“月饼期货”的交易中获得了不错的利润。
按照惯例,每年中秋,很多单位都会给员工发盒月饼,规模大的公司直接向厂家以6折到7折甚至是更低的折扣拿到月饼券,规模小的公司就向倒月饼的黄牛买,也能获得满意的折扣。买来的月饼券到了员工手里,有的被兑换成了月饼,还有相当一部分又回到了黄牛手中。
陈先生:今年单位发了一张月饼券,我家里也还有几盒月饼,不知道这个月饼券怎么处理。票贩子在收月饼券,合适我就给他们了,不合适就拿盒月饼回家。
一张月饼券的“环形”之旅
北京的陈先生领到单位发的月饼券后就直接找到了黄牛。在一些大型商场、超市,甚至是地铁口很容易就能够找到那些三两成群的月饼黄牛。以4折到6折的价格卖给黄牛,一张月饼券的旅行并未就此终结。这张月饼券有可能被黄牛再加价卖给别的消费者,也有可能转一圈回到月饼厂家。
记者:月饼券是不是又回给月饼厂家了?
黄牛:对,都没用,最后就倒来倒去,赚那部分差价。
消费者是最终买单者
业内人士表示,一张月饼券从酒店或月饼生产企业售出后,平均要经三道手才会回到原点。一般来说,月饼券在销售中,单位以6折到7折的价格从厂家团购,并发给员工;员工以4折到6折的价格把月饼券卖给黄牛;黄牛把倒卖不掉的月饼券以4折到5折的价格卖回厂家。月饼券转了一圈,厂家实际上却并未卖出一个实实在在的月饼,月饼票演变成了一种“期货类的金融商品”。也就是说,在这一环节中,厂家卖了一张自己印制的“纸”,就可以赚取相当于券面面值2折的真金白银,黄牛也有了利润,而最后买单的却是消费者。
律师游闽键:现在很多企业在做这个月饼券的时候是把它当作一种期货在炒,当成一种有价证券在做,月饼券和月饼之间没有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个时候消费者的权益就受到了损害。这个利益链条一定要有人买单,买单的人就是消费者。
据了解,就靠着一买一卖,很多黄牛每个月的收入能够达到上万元。究竟是什么在推动“月饼券经济”愈演愈烈?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在月饼已经异化成一种吃得少、送的多的礼品时,当大量公款消费、送礼和员工福利充斥其中时,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就见怪不怪了。同时,一张月饼券的“旅行”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目前市场上的月饼定价普遍虚高,经济学者马光远就表示,“灰色利益链”在各个转手环节均有利可图的表象背后,实际上是由月饼高额的利润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