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12月6日专电(记者 张淼 刘良恒)题:食用调和油标示不清 专家建议早出台国标
当下,市场上众多包装精美、名称花哨、概念新颖的食用调和油成为不少家庭烹饪用油的首选。然而,记者近日在多家超市采访发现,食用调和油产品在名称标示、配料比例、营养界定等方面存在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专家表示,应尽早出台调和油国家标准,纠正其中的不正之风。
食用油产品名称标示“五花八门”
据悉,调和油消费量已经占我国小包装食用油消费总量的30%以上。
记者采访发现,调和油生产企业往往仅将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价格高的油品放很少比例,用价格低的食用油作主要成分,却将调和油以前者来命名,产品命名极不规范。
藻油DHA调和油、添加深海鱼油调和油、天然谷物调和油、均衡调和油……在长沙市岳麓区一家大型超市的食用油货架旁,面对一排排名称各异的调和油,一对前来买油的中年夫妇向记者道出了心中困惑,“名字全都是花里胡哨的,根本不晓得到底是什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内不少调和油产品的名称标示存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之处,有误导消费者、故意打“擦边球”的嫌疑。例如,一款国内知名品牌的5升装调和油,产品名称为“花生浓香食用调和油”,产品配料依次为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
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各种配料应该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由此推断,该款“花生浓香食用调和油”中花生油含量少于价格较低的菜籽油和大豆油,但是命名却故意突出了花生油。
长沙理工大学食用油脂研究专家吴苏喜教授说,市场上不少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利用消费者对调和油产品缺乏了解,有意混淆概念,随意冠名。
食用调和油配料比例被视为“最高机密”
记者采访发现,长沙一家超市所售的14个品牌的55款调和油,只有5款产品配料表中模糊标明“精炼菜籽油51%-54%”“冷压山茶油、玉米油≥40%”等字样,其余50款调和油均未注明配料表中的油类含量,消费者对调和油配比完全是“雾里看花”。
在一款“非转基因茶籽调和油”货架前,一位销售人员表示,该款调和油中茶籽油和菜籽油的勾兑比例为7:3,绝不添加其他的油脂。然而记者发现,同品牌一款5升包装的纯茶籽油价格为338元,按照这名销售人员的说法,该品牌“茶籽调和油”中仅茶籽油的价格就超过230元,而价格标签上却显示,该款调和油价格仅为83.5元。
张明勤是湖南一家知名油脂企业的技术顾问,有着数十年食用油行业的从业经历。他向记者透露,由于成本日益上涨,市面上调和油的成分多以大豆油、棕榈油为主,茶籽油、花生油等价格较高的油类所占比例不大。各企业对调和油配料比例之所以敢秘而不宣,一是权威部门无法检测配料比例,二是出于保护产品配方的商业考虑。
吴苏喜指出,检测手段的不成熟,调和油成分和配比的模糊不清,为一些不良商家生产劣质调和油甚至使用廉价油料以次充好提供了空间。业内人士指出,各生产企业视调和油具体配方比例为最高机密,整个行业一直心照不宣。
规范食用调和油市场乱象亟待出台国标
吴苏喜告诉记者,从2005年就开始,国家粮油标准委员会就开始制定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并于2007年形成了《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送审稿)》。这份送审稿对调和油配料比例和产品标示命名等问题进行了规范,明确规定应以配料比例多寡作为调和油命名参考,如果产品标示“花生调和油”,就说明该款产品中花生油的所占比例应为最高。
然而,对于国标出台的核心问题——检测手段和标准的制定,送审稿中并未体现。吴苏喜表示,无论是动物油、植物油,还是其他油脂,它的化学本质均为甘油三酸酯,各种油脂结构相同,性质相近,混合后检测难度极大。目前食品检测部门只能利用油脂特征成分的定性反应做出调和油配料品种的“定性报告”,而无法实现对配料比例的“定量检测”。
“相关部门应尽快协调建立专业系统的调和油比对实验数据库,通过变量比对实验,分析调和油中各类油脂特征脂肪酸的含量,来断定各类油脂的配料比例。为大范围检测提供坚实科学的数据基础,攻克目前无法检测、检测结果不稳定的技术难关。”张明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