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昭示着旧一年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大寒时节历来是保健养生的重要时期,民间自古即有流传“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说法,由此可见一斑。
大寒时节,天地间阴阳之气开始消长,寒温之间互有进退。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段话精辟地论述了精神调养、起居调养和饮食调养的方法,并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引入人体冬季养生的原则,它告诉我们,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上海龙华医院内科唐靖一
此期间,无论是心脑血管系统还是呼吸系统疾病,都极易加重和发作。据统计,在大寒所在的一月份里,心肌梗塞、脑卒中的发病率均为全年的最高水平;一些血管弹性较差的高血压患者,在一天之内的血压波动往往会增大;而很多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俗称老慢支)的患者稍不留神亦容易在此时诱发宿疾。
大寒时节养生,首要须注意阳气的保养。1、注意御寒保暖。此时节虽不像冬至前后那样酷冷,但仍处于“四九天”,所谓“三九四九冰上走”即是大寒前后这段时间。即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亦时常会有寒潮突然来袭。体虚年高之人最好居处温室,减少出门,冒触风寒。从室内到室外,要在门廊里适应一下冷空气,再出门。2、在起居方面,做到早睡晚起,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让阳气在睡眠中得到充分的恢复。晨起出门之前,宜进热饮如牛奶、豆浆之类以振奋脾胃而和其卫表之气。夜晚入睡之前,宜用热水或药汤泡脚,以畅通血脉而和其营血之气。3、宜节制情欲,即使年轻人亦不可恣情房事,随意伐伤肾中元气。4、在阳光充足的时段里适度增加户外运动,给开春之后阳气升发、气机调达打好基础。但运动切忌大汗淋漓,避免阳气随汗液而出,反受损伤。
大寒期间养生的另一个重点在于滋阴。一般在长江流域从冬至开始降水减少,经过一个月之后的大寒节气正是最干燥的时期,白天平均空气湿度一般低于50%,有时室内甚至只有30%左右。随着天地间水气的减少,人体内的阴液也会容易不足,很多呼吸系统有宿疾的人常常会有咳嗽痰多或痰液粘稠咳痰不净的感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易造成血粘度的增高。如果由于高血压、年老等造成血管弹性功能下降,则更易诱发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危险情况。
1、重视饮食的调理。一般在冬天人们都会进食些热性的食物以温养阳气,但是在大寒期间,一些燥热的食物比如辛辣、烧烤类的不宜多吃,以免扰动虚火。此时节最宜进食药粥,润养肺脾又易吸收,鸭肉、杏仁、麦冬、木耳等既能养阴又能润肺,人参、羊肉、狗肉等入粥既能温阳又能益气,当归、大枣、枸杞、生地、黄芪等药材入粥则有养血润肺、祛燥通便之功效。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平时也可以常食糯米饭,亦不离滋养脾胃之意。
2、在起居方面,如果室内常开暖气或者空调,除了注意经常通风之外,最好可以使用些空气加湿器之类以提高空气中的湿度,晚上睡觉如果用电热毯的也尽量不要开过夜或开太热。
3、尽可能增加饮水量,不要等口干后再喝水。在入睡前和起床后,都要喝一杯温水。另外沐浴前后最好也各喝一点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
4、注意劳逸结合。元旦后春节前是工作最忙时,加上家里扫撒庭院、采办年货等准备过年,人体极易疲劳,耗精伤神。所以适当休息、保持心情平静尤为重要。
明代名医张景岳有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大寒时节的养生之道正是此中之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