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海味干货市场门庭冷落生意淡 鱼翅价跌七八成

资讯 > 食品行业

导语:年关将至,一德路中部海味干货市场说好的热闹却没来,不见往日的人车争道,听不到曾经响彻半条街的手推车夫号,甚至连浓郁的海鲜味也淡了。

■记者近日采访发现,通常下午5点不到,一德路不少店铺已经关门。

■生意冷清,一德路一家干货店老板闲得无聊在逗猫。

煎守一德路

●困局

鱼翅销量骤减八成,鲍鱼燕窝成交量锐减过半,价格普降五成

12月的一德路,悲喜两重天。

圣诞,一德路东西两端的玩具、精品市场如期繁华,节日气息浓郁,行人摩肩接踵。年关将至,一德路中部海味干货市场说好的热闹却没来,不见往日的人车争道,听不到曾经响彻半条街的手推车夫号,甚至连浓郁的海鲜味也淡了。

价格普降约五成,顾客减了约八成,一德路海味干货老板们说,他们已经默默承受这双重打击近一年。

一个星期无一单生意,档主萌生去意

一德路著名的海味干货市场山海城,最近无论是周中还是周末都显得很冷清。

行走其间,有两大明显感觉:气味淡了,走路速度快了。这种感觉是与记者前两次走访对比而得,一次是今年1月份的糖干海参事件,另一次是去年9月份的假鱼翅风波。

喝茶、玩手机、打牌、煲电视剧,成了山海城二楼档主陈先生(化名)用来打发一天苦闷的常用方法。“都没人来,经常白等一天没生意,有的档口一个星期没一单生意,天天耗在那,都想转行了。”

“行情低迷很难挽回。”广州市海味干果行业商会荣誉主席王少波从业20余年,直言现状的艰难。他列出一组数据,2011年能卖出150斤鱼翅,2012年能卖100斤,今年最多才30斤。“这相当于销量减少了八成。”鱼翅价格从去年9月份,受浙江假鱼翅风波影响开始一直下跌,而带给他们的最大影响是销量的锐减。

除了鱼翅之外,鲍鱼、燕窝也是重灾区,销量均锐减过半。

面对即将到来的年关,王少波感到很悲观,“去年过年就不好,只是今年更不好,对商家而言也是最痛苦的。其实每年一德路海味生意最好的时候就是圣诞、元旦,你看现在的样子,哪里好?”

年前一个月生意本最旺,现在拍乌蝇

作为鲍参翅肚消费的主要集散地,一德路占据了全国五成左右的市场份额。而在历年来的销售额中,送礼和酒楼采购消费超过八成,消费者自己购买食用所占比例非常少。王少波感叹,政府严禁大吃大喝之后,酒楼吃饭、购买送礼的人少了,甚至还出现了酒楼退货的现象。这几乎是对一德路鲍参翅肚业的毁灭性打击。

“往年这个时候一德路车水马龙,门口的路堵得水泄不通。”广州市海味干果行业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伍惠汉看着窗外若有所思。他说,每年年前一个月是一德路的销售旺季,市场内人流量非常大,今年市场内则冷冷清清。

下午5时许,山海城大多数商家关门收铺了,而在距离他们不到两百米的玩具、精品市场,依旧水泄不通。

鱼翅基本上卖不出去,价格跌了七八成

“今年买海味干货是最抵的,便宜过吃牛羊肉。”面对惨淡的行情,曾经牛气的海味干货老板也放下了身段,如是推销。走过的陌生面孔,几乎无一例外被当作顾客,接受期盼的目光。

也许是为了维护一德路或者是海味干货的品位尊严,行走店铺间,所看到的价格牌并不会出现“跳楼价”、“大放血”之类的促销字样。但是细问之,却发现上面标的价格都是“假”的。往年每斤6000-7000元的高档海参,现在只要3000-4000元,便宜的已经降到1500元;往年7000-8000元一斤的燕窝,目前已降到了3000-4000元。标价1800元的鱼翅,可能600元就可以成交。

“海参、鲍鱼、鱼翅,基本上全部都降到了近5年来的最低价,降了超过五成。”作为行业大佬,一如既往淡定的伍惠汉语气中透着失望和无奈。他说,降价五成的说法只能算是概数,因为遭受重创的鱼翅已经基本上卖不出去,价格比往年降低了七到八成。

价格低,是否意味着买的人会多起来?山海城德锋海味行总经理张泽锋的答案是否定的,“这一行跟市场卖菜不同,它不是日常必需品,没几个人会来这里像买菜一样买海味干货的。”

以前都是抢着租,现在一层有几间空铺

在一德路的海味干货市场里,一楼商铺最为吃香,二楼稍次,地下再差一级,三楼以上则基本上是仓库了。张泽锋说,这是海味干货市场的特有现象,“不像百货,可以做到六七层,因为我们的客源相对单一。”

正因为这种特有现象,诸如海中宝、山海城这样的大型海味干货卖场的一楼和二楼店铺租金居高不下,但却供不应求,甚至“抢着租”。不过,记者采访发现,这些以往“抢着租”的店铺已经出现了空铺,山海城的二楼,至少有7家闭门歇业。“这是前所未有的。”张泽锋叹道。

关门大吉,对于海味干货老板来说意味着彻底离开这个行业,“因为传统海味干货业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关闭门面,这会涉及整个经营链条的变动,简单来说就是三角账关系。”

在空铺现象的背后,张泽锋还透露了另外一种无奈的应对之法,那就是从一楼搬到二楼,再从二楼搬到地下,“这种做法其实就是证明档主还在硬撑,到了地下还撑不住,就等着改行了。”

 

■一德路一间店铺,记者观察了一个小时,无顾客问津。

■海鲜干货市场的生意额大幅下降,价格也可以打折。

硬撑、死守,只是不知还能守多久……

海味干货老板迷茫中度年关

提及一德路海味干货老板,很多地道广州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有钱!”高档、奢华的鲍参翅肚造就了大批商界大咖,其中不少还是家族式的,传了几代人。坊间传闻,在一德路拥有一家海味店,身家少说上千万。

熬过冬天,就是春天。以批发为主体的一德路海味干货市场老板们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从寒冬来临之时,他们就一直在等待,谋划着如何在困境中绝地反击,这是他们多年来摸爬滚打所惯常经历的洗礼。

不过,让他们很失望的是,这个寒冬似乎有点长。在物价飞涨的现实里,海味干货价格却一路下跌,顾客越来越少。老板们祈祷着减租,寄希望于商会,甚至憧憬着整个市场升级改造,一切都是为了硬撑、死守一德路这一海味干货金字招牌。

挂出来的标价都可以猛打折

张泽锋是山海城德锋海味行的总经理,潮汕人,从读书起就已经跟随父亲耳濡目染海味干货业,至今摸爬滚打近三十年,自己当老板也超过了十年。在他的记忆里,今年是“最艰难的”。

“销量减少了近一半。”将近一米八的高个子,此时与记者交流,似乎也少了一丝底气。说起今年的行情,他直摇头,作为海味商会的副会长,他很有发言权:“一天不开秤的都有,有的商家甚至一个星期都不开秤啊。”

尽管口中不停说艰难,但是张泽锋的店里还是摆满了鱼翅、鲍鱼、海参。每一款产品上都配有手写标签,写明规格,价格。其中一袋个大黄白的鱼翅,标识显示产地为阳江,价格为1000元。以此价格,并非一般人能承受,对记者的这个问题,张泽锋无奈苦笑,“这是以前的标签,一直没有改变。现在四五百都可以卖了。”他边展示边介绍,标识为精选干鲍,规格为14-16头的鲍鱼标价为1200元/斤实际上不到800元就可以成交,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海参、花胶的身上,也就是说,挂出来的标价都可以打折。对此,张泽锋如是解释,海味产品毕竟是高档货,即使降价不会出现诸如“大放血”之类的夺人眼球促销字样。

每天早晚,张泽锋都会从相距不远的精品、玩具市场经过。圣诞节的到来,令这些地方挤得水泄不通。谈及这一景象,他颇为感叹,“每年冬天往往是一德路的春天,圣诞、元旦双节是一德路生意最好的时候。可今年,圣诞节说来就来了,整个市场内还是冷冷清清,来来去去都是熟悉的自己人。见到一个陌生面孔路过,大家都会凑上去搭讪。换在以前,忙都忙不过,谁有空闲去搭讪啊。”

如何应对?听到这个问题,张泽锋环视一周档口的货,似乎在躲避可能来自记者的同情眼神,许久才冒出三个字,“只能熬”。

酒楼以前一周拿100只鲍鱼,现在3个月拿100只

在海中宝市场卖鲍鱼的周先生(化名)来自福建,属于一德路的“新军”,因而低调得不愿意透露真姓名。但对于生意,他很健谈。

周先生是海岛人,在老家有自己的收购场和加工场,属自产自销型。从2007年入行,到北京、上海、广州均开分店,周先生用了5年时间。“2007、2008年的时候,大家(消费者)都不怎么懂行情,很容易就入行了,2012年的时候,我们开始扩张。”

去年9月,周先生从电视上得悉“假鱼翅”事件,并未在意,因为与自己的鲍鱼并无多大关系。然而到了今年,事情出现了变化。“最明显的就是酒楼,以前每个星期都会过来拿货,慢慢变到一个月来一次,几个月来一次,现在干脆不来了。”周先生望了望身旁堆了好几层包装好的纸箱说。

他举例道,有一间酒楼,去年一个星期就拿一件鲍鱼。一件鲍鱼一般有100只,以一桌6人,一人一头来算,只要每天能保持有两桌客人点鲍鱼,一个星期就基本可以消化完。不过,现在这家酒楼三个月才拿一件,“这意味着一天只能消化一只鲍鱼,基本上等于酒楼不做鲍鱼了。”今年中秋、端午、国庆三节,周先生的这位酒楼常客总共只拿了一件鲍鱼。

依惯例,周先生一个月的鲍鱼营业额能达到40万元,现在只剩下三分之一。而以中秋、端午、国庆三节为例,正常情况下一个月营业额可以上升300%-500%,但今年只上升了100%。“前来购买的别说熟客,有游客过来就不错了。”

另外一个数据则令周先生苦笑,“三分之一的利润却不如以前的十分之一。”他说,去年40只鲍鱼可以卖到700多元,现在只能卖400多元,已经接近成本价。

“撇开店面人工不算(自家生意),算上水、电、铺租,一个月的营业额刚好顶住开销。我们就是这么撑着。”周先生说。目前价格低,依照低买高卖的原则,不失为一个机会,但是付出的代价是多少,周先生说自己并不知道。他甚至透露,在这一过程中,已经有商家顶不住压力,做出以次充好的欺诈行为减轻损失。

难以启齿的三角账

无论是张泽锋,还是陈先生,以及其他受访一德路海味干货老板,谈及“寒冬”都提到了一个“熬”字。而在商会下发的“抱团过冬”鼓励信,记者找到了“白条”一词。

在周先生看来,这个白条有另外一个名字,三角账。提起这个三角账,老板们都三缄其口,却不否认。

“做批发的,都或多或少保留这个传统,也就是互相欠账。”周先生说,也即许多海味干货老板所存货物并未结账,需等待货物卖出再填充。“在这种情况下,门面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关门了,下家肯定要催你的账。所以做这一行的,经常亏本卖也要把门面撑下去,否则彻底玩完。”

■析因

酒楼采购大缩水礼品消费更理性

新快报讯对于海味干货寒冬,老板们、商会负责人给出的分析基本类同,政策影响下,酒楼生意难做,人们思维观念转变,旅游市场的限制。

广州市海味干果行业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伍惠汉则道出了本质,“一德路海味干货的生命线基本是酒楼,各种政策接连出台,大环境下,很多酒店的海味生意做不下去,甚至出现倒闭。现在酒楼开始走低端路线,鲍参翅肚做得少,也就基本上断了商家的财路。”主营鲍鱼的老板周先生如是分析说,“第一是受一些政策因素影响,酒楼生意难做,直接影响最大,但是从长期来看,它只占3成左右。”而第二个因素,则从根本上动摇了海味干货的“江湖地位”,“随着信息的流通,人们对于营养的追求越发具体明了,以前有钱人大鱼大肉,现在很多有钱人吃青菜,加上一些关于‘燕窝、鱼翅、海参、鲍鱼没营养’的说法。”周先生对这个变化尤为不满,“一个人吃东西,不能只是从营养来看待的,比如说10万的车和100万的车,目的也都是出行,可是为什么两种都有人开呢?”

旅游市场的限制,被认为是切断海味干货产业链的一环。周先生介绍,在以往,许多沿海旅游景点都设有海味干货购买点,这些点从客观上起到了维持高价位、保证市场交易量的作用。“有价有量,渔民才有生计,才会去捕捞,导游也不带着游客去买了,价格低了,而且不稳定,自然行业就会萧条。”

原文地址:http://shipin.people.com.cn/n/2013/1231/c85914-23984480.html

下一篇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食品行业文章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