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许多妈妈都存在关于宝宝吃水果的问题,看来宝宝不光是吃饭让妈妈头疼,连吃水果也是额外操心。这篇文章说一说普遍存在的误区,看看你给宝宝吃水果时有这种情况吗?
水果吃得越多越好
许多妈妈都知道水果的营养很好,所以在宝宝吃饭间隙,总是喜欢时不时塞块苹果、塞片桔子。宝宝也非常喜欢水果的甜味,自然是乐于接受。但水果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
通常我们在网络上看见要“多吃水果”的说法,是因为成年人普遍摄入水果和蔬菜不足。按照我国居民膳食宝塔,每天应该摄入1斤蔬菜、4两水果,但大部分的成年人饮食普遍是“荤菜”超标,而蔬菜和水果难以达到这个量。尤其是男性,甚至觉得吃水果是件很“娘”的事。在这种大环境下,呼吁人们多吃水果是很有必要的。
但对于宝宝来说,情况却不太相同。
首先宝宝的胃容量很小。1岁宝宝的胃容量只有300~500毫升,一个橙子那么大。如果吃水果太多太频繁,甚至临近正餐时吃水果,是会影响正餐的摄入的。
其次水果含有大量的水分,很容易造成饱腹感。大家都知道吃一个苹果很容易,吃两个苹果也勉强,但连吃三个苹果却是非常困难的。宝宝吃光一个中等个头约三两的苹果,已经非常饱了,但只能获得80千卡能量;而一小碗约三两的米饭吃完,肚子还不是非常饱,却已经获得150千卡能量。所以给予太多的水果,虽然同样能让宝宝不饥饿,但获得的能量却少了很多,自然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最后,水果里面有大量的糖分可能导致宝宝龋齿,所以即使水果营养好,也应该适可而止。对于一岁的宝宝来说,每天吃1两左右水果已经够了,大约就是3颗草莓或者一小片苹果的重量(而我看到太多的宝宝,可以啃下一个苹果不费劲)。
水果越甜糖分越多
水果中含有多种糖分,但只有果糖是具有明显甜味的。也就是说,我们吃起来很甜的水果,是因为果糖含量多;吃起来不甜的水果,其中果糖比较少,而其他糖分却未必就少。美妙的甜味只是来自于糖的种类,而非糖的数量。
比如大家熟悉的火龙果,吃起来那么清淡,糖分却有17%;而夏天里甜蜜解渴、被糖尿病人视为禁忌的西瓜,糖分却只有5%!
所以有些妈妈认为给宝宝吃不太甜的水果就不会龋齿、不会发胖,那可是大错特错了。
同类水果贵的一定更有营养
随着运输和储藏手段的发展,我们可以在水果摊和超市买到生长于千里之外的水果了。比如冬季大热的车厘子,价格从20几元到100多元不等;猕猴桃,便宜的几元钱,贵的几十元……真让妈妈们挑得眼花缭乱,只能选最贵的买给宝宝吃,心想一分钱一分货,贵的自然营养更好。
其实全世界的水果已经超过7000多种,同一类的水果只是在口感、外观等方面存在差异,若较真起营养价值来却是相差无几。毕竟是同宗同祖,难道姨妈家的女儿有二只眼,姑妈家的女儿能长出二十只眼吗?也只是外貌身材有所差别罢了。
反季水果有害健康
过去在隆冬季节,我国北方人民能吃的新鲜蔬菜水果实在少之又少,必须提前储藏白菜萝卜过冬。而现在,培育栽培技术的革新,带给人们生活巨大的改变。从前顺应自然开花结果的果苗,如今在人工培育的环境下也能提前端上大家的餐桌。
古人说“不时不食”,但放眼菜场果摊的货物,又有多少是时令的呢?反季水果,让我们在思念那种口味的时候就能吃上,不得不说是更人性化的进步。
其实大棚栽培,只是模拟了水果自然生长的环境,令它们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忘记了时间的纷扰,提前开花结果。虽然从口感风味来说要比自然沐浴阳光雨露的环境差一些,营养成分也略微逊色,但对于“吃”来说,是不存在危害的,也能提供大部分的营养成分。吃水果,总比不吃水果要好得多。
对于反季水果,妈妈们一是不用过分排斥,宝宝非常想吃却执意拒绝,未免有些残忍;但在有新鲜时令水果的前提下,也不必刻意追求那些价格高昂的反季水果,吃个滋味,尝个新鲜,偶尔为之即可。
水果榨汁更好消化
对于小宝宝来说,许多妈妈会选择把水果榨成汁或者打成泥来食用,生怕宝宝不好消化。其实水果中的维生素是身娇肉贵的。比如苹果切开后过了一小会就会发黑,香蕉剥开后放置一会也会发黑,都是接触空气而氧化了。直接食用水果是最能摄入完整的营养成分的方法,而切开榨汁,使水果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无数倍,其中的维生素会以惊人的速度被破坏。
而妈妈们觉得“不好消化”的膳食纤维,却不会因为搅碎磨烂等物理形式的破坏而变得好消化。所以对于小宝宝而言,可以用勺子边刮边喂;或者像香蕉等果肉柔软的水果,只要控制好大小,直接给宝宝咬食就可以了。
吃水果必须恪守时间
这是妈妈们询问最多的问题。宝宝吃水果可以饭后吃吗?可以饭前吃吗?水果早上吃最好吗?下面为妈妈们具体分析一下不同的说法吧。
吃饭时吃可以吗?在西方饮食文化里,水果沙拉经常是和饭菜一起吃的;我国也有道经典的菜肴叫“香菠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