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食疗要谨慎,药食同源有风险

饮食健康 > 食疗食补

药膳有风险食疗需谨慎


掉头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补枸杞,湿气重拔罐,怕上火喝凉茶……老百姓的养生食谱上,总有各种各样的中药材。电视台热播的养生节目、网络社交媒体疯转的养生秘诀,被很多人奉为“金科玉律”。人们习以为常的“药食同源”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专家表示,中药也并非完全“无毒副作用”,药食同源有疗效也有风险,必须科学认识。

食疗药膳流行民间

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提供营养,还能疗疾祛病。从悠久的中华中医文化讲,“药食同源”是有起源可究的。而2002年,卫生部也发布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丁香、八角茴香、山药等86种中药材在列。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增了人参、夏枯草、当归等15种中药材。由此上述可见,药食同源、药食通用是成立的,也是相辅相成的。而这些得到专业认可的“药食同源”名录,不但可以为百姓健康指点迷津,也可以让传统的中医文化被更多人熟知。

不过迷信和滥用“食疗药膳”,害人不浅。当下很多养生节目、微信养生内容制作粗糙,内容把关不严,把本属于严谨性的“药食同源”,引导成百姓轻而易举就可在家享用的“便利品”。专家分析,老百姓从节目、微信圈分享来的健康“养生经”,不少都明显夸大了一些药材、食材的作用,甚至不负责任随意配方,毫无科学根据。而老百姓也普遍存在着盲目进补、滥用药物食品、不懂得药物配伍等共性问题,造成因养生而惹病的不良后果。

 2015年,浙江东阳一男子连续一个月每天服用何首乌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同年9月8日,云南省宾川县一村民邀请亲朋食用草乌炖猪脚,导致27人出现中毒症状。其中6人抢救无效死亡。

此外,迷信“食疗药膳”还导致不少伪科学的产生。

药食同源也有风险

专家表示,“药食同源”实践存在两个风险:第一,“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早期被当作药使用。人们发现这些药材比较安全,逐渐当作食品。但“天天吃顿顿吃,是不是绝对安全,这需要认真评估”。第二,“是药三分毒”,中药也并非完全“无毒副作用”。临床上,有一些长期把中药材当食材吃而导致器官衰竭的病人。

因此要想让药膳、食疗真正发挥实效,尽可能规避药膳、食疗的内在风险,专家认为应该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作为食疗主体的老百姓要自觉主动地走出药材滥用的误区,提高自身健康素养。要明辨药物食品,理清药物配伍,配合医生指导,切忌盲目进补,是药三分毒,药膳也不是越多越好。

其次,老百姓健康依赖“养生经”,更多反映出来的是健康和养生医学在他们心中的匮乏和健康素养的程度不高。国家卫计委最近的一项统计表明,目前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9.79%,这意味着,每100人中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不足10人。所以,普及养生理念和医药常识,提升百姓健康素养才是当下相关部门和百姓须重视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真正的医学、健康学不再神秘,不靠谱的伪健康知识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下一篇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食疗食补文章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