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大寒”,全年24个节气中最后一个。原本最冷的天,气温却有上10℃,很温暖。但毕竟是冬季,气温与人体温度相差很大,因此不舒适感较其他季节更加显著。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不仅影响健康,还给出行带来潜在危险。
临床表明,寒冷的气候使人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血液循环发生改变,易染疾病,特别是那些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容易复发,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老年人冬季应做好以下防范:
1.室内温度一般保持16℃~20℃较适合,湿度一般以30%~70%为宜。
2.注意保暖。老年人冬季衣着以质轻又暖和为宜,棉衣内胆宜选用分量轻、蓬松、保暖性强的羊毛、丝、棉、羽绒等材料。
3.重要部位要重点保护。做到冬保七暖:即头暖,头部受寒冷刺激易引起头痛、感冒;腹暖,以免造成胃肠不适等;鼻部保暖可预防感冒;颈部保暖可以预防颈椎病;背部保暖,可预防风寒感冒;手、脚受寒,抵抗力下降。
4.营养均衡有助御寒。增加产热营养素,保证充足的热能,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5.进行适当锻炼。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坚持每天锻炼,这对增强体质、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6.警惕重病信号。寒冷的冬天,是中老年人心脑肺等重病的好发季节。当患这些疾病时,一般常有疾病先兆预警,患者或家人若能了解这些信号,及时就医确诊并治疗,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预后将大为改观,故学会识别重病信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