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宝宝食物过敏 家长操碎心

饮食健康 > 母婴饮食

宝宝的各种各样的过敏,操碎了家长的心,尤其是宝宝出现了食物过敏,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不做过敏原检测,如何确定过敏原?

食物不良反应和食物过敏的区别

食物不良反应是指在进食某种食物后所发生的异常临床反应。食物中毒、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都属于食物不良反应。而食物过敏可以分为速发型(约43%),迟发型(约45%)和混合型(约12%),其中速发型是IgE介导(体液免疫)的,常在2小时内发病,迟发型是细胞免疫介导,大于2小时,甚至数天后发生。

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

1、急性的食物过敏

急性的食物过敏的最先、最常见的表现是消化道症状。进食一种食物后,快速出现唇、舌和上腭的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明显口腔瘙痒或出现恶心、急性绞窄样腹痛、呕吐、腹泻等都应考虑为食物过敏。这些表现为IgE介导的过敏,也就是急性过敏。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停掉可疑食物,服用抗过敏药物。

2、慢性食物过敏易被忽视

慢性的食物引起过敏很多时候表现为慢性症状,比如治疗不见效的胃食道反流症、稀水便且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中含有血丝或黏液、经常不明原因的腹痛、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婴儿肠绞痛、拒食或厌食、顽固性便秘、肛周红肿、皮肤苍白且经常疲惫等。遇到这些情况,请教医生,考虑是否与食物过敏有关。

如果发现儿童生长缓慢并伴有湿疹及至少一条胃肠道症状,包括胃食道反流症、稀水便且排便次数增多、大便中含有血丝或黏液、腹痛、婴儿肠绞痛、拒食或厌食、便秘、肛周红肿等,应该考虑食物过敏,家长应该请教有经验的儿科医生。

3、部位不同,食物过敏表现不一样

消化道: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便秘。

呼吸道:咳嗽、憋气、呼吸困难。

皮肤:皮肤痒,红斑、水肿、湿疹。

不做过敏原检测,如何确定过敏原?

可以采取“食物回避+激发试验”检测过敏原:当进食某种食物后,宝宝的身体出现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不适,停止进食后明显好转或消失,再次进食后又出现,这时就可以确定过敏原。

注意,宝爸宝妈在家中不能盲目地给宝宝进行这种过敏试验,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怎样科学回避过敏原不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和健康?

回避过敏原,需要专科医生指导!

以牛奶蛋白过敏为例,首先应该严格回避奶制品,包括牛奶、奶粉、酸奶、蛋糕、冰淇淋、奶糖、奶片等。所有进食的加工食物中都要排除是否含有牛奶成分。

然后选择牛奶替代品,牛奶替代品选择条件:1.无敏性或低敏原性;2.营养充分,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求。目前市场上能选择的牛奶替代品有:低敏配方(深度水解和氨基酸配方),大豆配方,羊奶配方。

根据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对于6月以下的患儿不推荐大豆配方,首选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

若母乳喂养儿,可建议母亲严格回避可疑致敏食物2——4周,若患儿症状改善,则高度考虑,建议继续回避该类食物及相关制品3月、6月甚至1年以上,需动态观察患儿情况。症状没有改善,说明过敏与该类食物过敏的可能性很小。但要注意几点:

⚫ 用于诊断时饮食回避一般为2——4周,最长不超过6周;

⚫ 回避要完全(有的鸡蛋高度过敏,加工鸡蛋食品时就会出现过敏反应);

⚫ 替代品不能出现过敏反应,同时能满足营养需求。

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过敏性消化道症状怎么回事?

一些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会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这是因为母亲没有做到食物回避。母亲摄入过敏食物,过敏原通过乳汁传给宝宝,同样会引发宝宝过敏。

因此,宝妈在饮食中应注意回避鸡蛋、牛奶、牛羊肉、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停止食用过敏食物后,妈妈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并随时观察宝宝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如果宝宝过敏情况有所好转,再逐一把食物加回去。

通过这种筛查过敏食物的方法,可以帮助大部分宝宝顺利度过母乳喂养阶段。

宝宝确诊奶粉过敏,怎么办?

如果宝宝食用牛奶有胃肠道不适症状,很可能是对牛奶过敏,家长可以停用宝宝正在吃的奶粉。换成防止过敏的奶粉,例如氨基酸奶粉、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当宝宝确诊奶粉过敏,防止过敏的奶粉要吃3~6个月,再做一下评估。

说到这里,小鹤还要告诉爸爸妈妈们,引起过敏的食物并非一定要终身禁食,80%到学龄期会改善。而检查发现过敏的食物也并非都不能吃,建议找小儿过敏方面的专科医生把关,视食物过敏原的严重程度确定是否能吃。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给宝贝挑选更适合TA的食物,如此才能有效的摄入营养成分,保证宝宝的健康哦!

下一篇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母婴饮食文章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