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餐桌上的珍品。它不但鲜美肥嫩,而且富含营养,其蛋白质含量约为14%,脂肪、糖类、维生素A、铁、锌等含量均较高,蟹肉质佳、味鲜,可称人间之美味。但是在食用它时并不是“百无禁忌”,食蟹存在的禁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不吃死蟹。蟹死后体内糖元分解乳酸增多,僵硬期和自溶期缩短,蟹体内的寄生细菌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蛋白质分解产生组织胺。蟹死的时间越长,体内积累的组织胺越多,毒性也就越大。即使死蟹煮熟煮透,这种毒素仍然不易被破坏,食用后会引起恶心呕吐、面颊潮红、心跳加速等。
不吃生蟹、醉蟹。大闸蟹生长在江、河、湖底的泥沟里,并以动物尸体或腐殖质为食物,因此含有各种病原微生物。活蟹体内的肺吸虫幼虫囊蚴感染率、感染度很高,这种囊蚴的抵抗力很强,一般要在55℃的温度下加热30分钟,或浓度为20%的盐水浸泡48小时才能杀死。生蟹、醉蟹虽味道鲜美,但极易诱发肺吸虫病,刺激或破坏肺组织引起咳嗽咯血;一旦侵入脑部,还会引起瘫痪。因此,吃蟹建议高温蒸煮20至30分钟,这样才会把蟹内的病菌和寄生虫杀死。
不与浓茶、柿子同食。浓茶、柿子、刺梨、山楂等食物含有大量的鞣酸,不宜与大闸蟹同时食用,否则会与蛋白质结合,凝聚形成“胃柿石症”,继而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吃蟹最理想的佐料是醋、姜、葱等调味料,蒸煮时放一些紫苏、黄酒以及少量盐,可起到辛温解表,增加鲜味、杀菌助消化的作用。
秋风起,螃蟹肥,一年一度的吃蟹时节已经到来。但美味螃蟹并非人人适宜享用。专家提醒,五类人群面对“横行君子”时应当谨慎。
据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专家介绍,蟹属于高敏食物,即民间所说的“发物”。对于一些过敏人群,蟹肉通过肠壁进入人体循环,会诱发并加剧人体的过敏反应,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性水肿、皮疹、哮喘,严重者会引起过敏性休克。
以下五类人群,吃蟹时必须谨慎:吃蟹有过敏史或有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的人,尤其是有过敏体质的儿童、老人、孕妇,最好不要吃蟹;胆囊炎、胆石症、肝炎、急慢性胰腺炎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蟹,更不能以酒伴蟹开怀畅饮,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上述疾病的急性发作;腹泻、胃痛、感冒、发烧或本身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吃蟹,因为蟹属寒性食物,蛋白质、脂肪含量高,不宜消化吸收,同时会加剧脾胃不适,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体质寒凉虚弱的孕妇不适合吃蟹,否则可能引起流产;婴幼儿不宜吃蟹,因为高蛋白会加重肝、肾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