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集团领导人8日在这里发表一项声明,对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石油和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表示“强烈关注”,称其加大了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八国集团领导人在声明中同时指出,全球经济正面临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但他们对各自国家经济增长的长期潜力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仍持积极看法。
八国集团领导人还表示,虽然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仍然十分强劲。
八国集团领导人对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表示“强烈关注”,呼吁有关各方采取具体行动应对油价飙升。
八国集团领导人在声明中说,石油生产国应确保透明稳定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投资帮助其提高生产能力。而原油消费国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推行能源多元化策略。
八国集团领导人指出,为促进全球能源安全符合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共同利益,双方应加强对话与合作。为此,继沙特阿拉伯吉达国际能源会议之后,八国集团支持今年下半年在英国伦敦举行新的国际能源会议。此外,八国集团还提议成立一个能源论坛,加强生产国和消费国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对话。
阻止贸易保护主义上升
八国集团领导人在声明中说,各国必须阻止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趋势,并尽快就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达成“平衡性的协议”。
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达成协议对全球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目前,多哈回合谈判正处于关键时期,八国集团领导人呼吁所有世贸组织成员为推动谈判取得成果做出各自的贡献。
声明还指出,主权财富基金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八国集团领导人对各国增加主权财富基金透明度的做法表示欢迎。
八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把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的目标作为“世界整体目标”。
关于发达国家,八国承认自己负有领导责任,认为每个成员国都应执行与自己经济规模相当的中期目标,以达到绝对减排效果和在可能范围内尽早停止排放量的增加。
关于发展中国家,八国领导人再次确认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领导作用的承诺,称将对主要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资金及能力建设方面的援助以支持它们的减排计划。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八国集团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是由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变而来。
1975年11月,法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六国领导人在法国的倡议下在巴黎郊外的朗布依埃举行首次最高级经济会议,以协调各国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6年六国领导人举行第二次会议时,加拿大应邀与会,形成七国集团,会议也被称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此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每年轮流在各成员国举行。从1977年起,欧洲共同体(后改名为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应邀与会。
1991年7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在伦敦举行。英国首相梅杰作为东道主邀请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会后同七国首脑举行会谈,即“7+1”会谈。从此,每年的正式会议后,俄罗斯领导人都参加“7+1”会谈,且参与程度逐步提高。1994年,俄罗斯获准参加政治问题的讨论。
1998年5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英国伯明翰举行,这次会议完成了七国集团向八国集团的真正转变。俄罗斯成为八国集团的完全成员国,参与了八国集团的所有讨论。但是,七国集团仍然客观地存在着。
2002年6月,在加拿大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俄罗斯被接纳为八国集团正式成员。八国领导人在此次会议上就继续打击恐怖主义、中东局势、世界经济形势、援助非洲等问题达成共识。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最初主要讨论经济问题。随着国际形势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首脑会议除讨论经济问题外,世界重大的政治问题也列入了议程。近几年,八国集团首脑会议除讨论有关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外,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也成为会议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