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豫啤50年

资讯 > 食品行业

编者按

“得中原者得天下。”

但对于啤酒业来说,却是个例外——至今,河南是全国唯一没有外来啤酒资本进入的市场。尽管,华润雪花已经占领周边的湖北、安徽、河北、山西市场,只等攻占河南实现省级市场连片。尽管,青岛啤酒的两大市场西安、青岛希望借河南连线。但是,它们虽然虎视眈眈,却静待门前。

它有着全国知名品牌金星、高端品牌维雪,也有着省域品牌奥克、月山、蓝牌,还有着难以攻克的市域品牌洛阳宫、航空啤酒等。2007年,河南啤酒产量达330.45万千升,位居全国第二位。

它的低价又让啤酒巨头们望而却步。曾经,它被称为“一瓶啤酒卖不过一瓶水的价格”,曾经这个行业组织过多次价格自律,但收效甚微,它仍是全国著名的低价区之一。

它的市场战打得高招频出,激烈而又残酷。

但是,它的市场消费力仍让国内外啤酒巨头们倾慕不已。AB曾与金星多次接触,青岛与蓝牌传出合作意向,传闻燕京心怡天冠。虽然,目前这些都没有结果,但正如业内人士断言:“它们进入河南是迟早的事,只不过是新建或兼并的问题。”

在啤酒巨头们合围压力下,下一步,河南啤酒市场何去何从?

2008年是河南啤酒业50周年。而在此刻,业内纷传豫啤几大品牌均在与国际、国内行业巨头们接触,合伙已没有悬念。

豫啤整合也许不会如业内流行的“两三年”那么久。豫啤历史只有这50年了吗?

为此,《经济视点报》特推出《河南啤酒地理》大型策划报道,深入调查河南每一个啤酒企业和品牌,解析每一个品牌的市场分布,剖析河南啤酒市场的“内战”、自省、升级,以及其间所展示出的策略和智慧。

以此献给为豫啤50年做出贡献的企业和人们。

豫啤50年

□经济视点报记者 李登攀

五十知天命。

河南啤酒业在2008年这个不安分的年头迎来了自己的50周年。

在中原“战场”上,豫啤从无到有,从1958年开封汴京啤酒厂创建至今,河南有近30家大大小小的啤酒企业,数量居全国之首。

但回顾河南啤酒业50年发展之路,不难发现,“价格战”始终贯穿其中。

“河南啤酒业正处在内忧外患时期。多年的低价竞争导致盈利水平低,想发展没有后劲,空间越来越小。”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如是评析如今的豫啤现状。

与天命说巧合,“2008年将是河南啤酒业关键的一年,将有可能以此形成一道分水岭”的说法,在啤酒业界非常流行。而且,无论其最终结果如何,豫啤的发展将有可能走入两个方向:自我消亡和整合抱团发展。 

下一篇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食品行业文章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