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周
沈宏非,胖子,作家,美食家,江湖人称馋宗大师。他说,要想满心欢喜地吃掉一个包子,应该遵循如下步骤:
第一步,用食指、拇指和中指拿起包子,其中拇指和中指托住包子底儿,食指按住包子盖儿,仨指头等距,在包子上架起一个等边三角形;
第二步,把包子送到嘴边,咬开一个缺口(缺口宽度应为包子宽度的八分之一),再把包子拿高,双眼平视,仔细打量里面的包子馅儿;
第三步,伸出舌头,从刚才咬开的缺口探进去,试试馅儿的温度,然后张开大嘴,包住包子的前半部分,用力吮吸里面的馅汁儿;
第四步,馅汁儿快吸完的时候,一口把包子吃掉。
沈宏非说,这样吃包子,才是吃包子的最高境界。
这样吃包子确实有它的好处,比如说,只用三根手指而不用整只手拿包子,瞧起来比较文雅,比较巧妙,就像我们学书法,掌心虚空是行家,满掌握实那是文盲。另外,整个吃包子的过程一直用三根手指,饭前洗手省事多了——把食指、拇指和中指弄干净就成,手心、手背和别的指头完全可以不洗,既节水,又省时间。
问题在于,不是所有人吃包子都能严格按照上面的程序来。我就不行,一是饿,包子到手,塞嘴里就吃,来不及完成那些中间步骤;二是忙,整天忙生活,撒泡尿都得掐表,没那闲工夫去打量包子馅儿;还有一个原因我不好意思说,那就是上述方法过于高雅,以至于当我不饿且不忙,试图进入吃包子的最高境界的时候,忽然一阵尴尬,觉得这样不像吃饭,倒像口交。没办法,我就是这么俗。
陈康祺,瘦猴,进士,美食家,同治年间驰名当世。他说,要想满心欢喜地吃掉一块西瓜,也有四个步骤可以参考:
第一步,用食指、拇指和中指拿起一块西瓜,其中拇指和中指托住两边,食指按牢一角,小指和无名指悬空,顺便跷成兰花指;
第二步,把那块西瓜送到嘴边,一手扇风,同时鼻子轻嗅,闻西瓜的清香,然后含住瓜瓤,使劲嘬;
第三步,嘬一口瓜汁儿,咬一口瓜瓤,然后再嘬再咬,直到把这块西瓜吃完;
第四步,搜集吐出来的瓜子和吃剩的瓜皮,用瓜子占卜,在瓜皮上刻字。
这样吃西瓜的好处也很明显:咬之前先嘬一阵,西瓜汁儿少了,不至于吃得满脸都是。不好的地方是,太浪费时间,太不容易解馋,而且嘬西瓜汁儿跟嘬包子馅儿一样,都会发出声音,唧唧复唧唧,非常不淑女。当然,陈康祺也不是淑女。
淑女应该怎样吃西瓜呢?陈康祺没说,不过他写过几句诗,从中可以窥见淑女切瓜用什么刀具:一句是“红炉煮新茶,霜刀剖碧瓜”,另一句是“纤手摘香露,冷月割青肤”。“青肤”就是西瓜皮,“霜刀”和“冷月”自然是指西瓜刀。淑女这样切瓜,很有意境,不过也仅限于不渴不饿且不忙的时候,真馋急了,会拿大铁锨去杵,如果连铁锨也找不到,那就一拳下去,瓜汁四溢。
所谓高雅和风度,都是吃饱了之后玩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