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持续高位运行,今后一段时间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很大。省人大财经委昨天提交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参阅的《2008年上半年江苏经济形势分析》,对我省物价持续高位运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醒相关部门警惕物价上涨压力。
据分析,从涨价结构看,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18.3%和5.5%,是CPI的主要推动力,合计影响物价总水平上升6.8个百分点。我省物价大幅上涨成因主要有3种类型:
一是市场驱动型。从国际市场看,石油涨价引发食品涨价,导致这一轮价格上涨呈全球性趋势。从省内市场看,我省“两头”在外,许多重要基础原材料、特别是一些“初级产品”对外依存度高,如70%的食用油、50%的尿素以及100%的钾肥和磷肥依赖省外市场,同时我省绝大多数商品已放开价格,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商品种类仅占1%,因而出现了一些跟风涨价的现象。
二是供求拉动型。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和外贸顺差过多的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因自然资源匮乏,能源、原材料基本依赖外部市场,供求不平衡的矛盾日显突出,助推了价格上涨。此外,部分农产品供应减少,也拉动了食品价格上扬。
三是成本推动型。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主要农资价格不断上涨,钾肥上涨80%,除草剂上涨50%,推动了农本大幅增加。
国际粮食危机、原油价格上涨、我国资源价格偏低等三大原因构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价格上涨的压力。据分析,受国际粮食危机和国内主要农资成本大幅上升的影响,稳定粮价的难度加大,而粮价波动幅度将成为影响价格总水平的决定因素。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扬的影响,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有加速上涨迹象。随着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价格向下游进一步传导的压力加大。此外,我国资源价格偏低,积累的矛盾较多,资源环境价格改革迫在眉睫,也给控制物价上涨带来压力。
省发改委主任表示——
下半年慎重出台新的涨价措施
今年上半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2%,尽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处于高位,涨幅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省发改委主任毛伟明昨天在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关于江苏省200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时表示,将把控制物价涨幅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慎重出台新的涨价措施,“努力把价格涨幅控制在百姓可承受的范围内”。
毛伟明在报告中坦言,当前影响价格走势的潜在推动因素仍然存在,在外部输入、成本上升、资源价格压力加大因素影响下,实现全年调控目标任务艰巨。为努力稳定市场价格,今年下半年将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一是保障重要商品市场供应,确保不断档、不脱销。密切关注粮、油、煤等重要商品的国内外市场价格变化,完善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预警工作机制。二是继续坚持稳定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商品价格,慎重出台新的涨价措施。三是加大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强对房市、股市联动变化的预测分析,严格核定经济适用房价格,稳定廉租房租金,增加普通住宅供给,确保房价基本稳定。四是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力度,努力维护良好的市场价格秩序。
《江苏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条例(草案)》提交三审
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每年都会有不少达到这一年龄的医生从大医院岗位上退下来。他们中不乏体力和精力充沛者,同时积累了许多经验,却因退休而无用武之地。昨天提交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三审的《江苏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就明确鼓励离退休高、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合法获得相应待遇。
人才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一大瓶颈,引起委员关注,在审议时提出了许多建议。记者看到,在提交三审的《条例(草案)》中,增加了提高薪资、优先评定职称、优先参加培训等吸引人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一揽子方案。
在就业、培训方面,鼓励全科医学专业和护理(社区)专业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业。大专以上毕业生到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提高一至二级;可以提前一年报名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在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时,按照规定享受优惠政策。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 3年的,可以优先参加相应的培训或者业务进修。
《条例(草案)》明确:鼓励离退休高、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并给予相应待遇。
“退休专家到社区工作,当然受居民欢迎!”我市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中心就有1名退休专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确是专门冲着专家名号过来的。据悉,我市目前已建立了128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700家社区医疗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有关人士认为,老专家都有大医院工作的经验,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除了坐诊外,带教也是重要内容,可以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