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30亿斤粮从哪儿来

资讯 > 食品行业

24日,我市出台了《长春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实施意见》,这意味着,历时5年、总投资74.4亿元的我市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工程自此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30亿斤,占2007年我市粮食产量的20%。5年内达到这样的增幅,我们能做到吗?长春如何挑起这副重担?

叫板30亿斤的底气

中国每100斤粮食中就有1.5斤“长春产”,这缘于长春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优势。

据统计,目前长春市后备耕地资源也较为丰富,其中适宜耕地面积达到10万公顷以上,通过综合治理,仅此一项可增加粮食产量10亿斤以上。并且,我市平均产量在1.5万斤/公顷左右的中产田有33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0%,平均产量在1.4万斤/公顷以下的低产田有27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5%。如果有计划地进行综合改造,中低产田每公顷产量可提高1500斤,每年可增产粮食9亿斤。另外,我市现有平均公顷产量在1.6万斤以上的高产田50万公顷,近年来出现了公顷单产3万斤、2.5万斤的高产田。通过加大优质粮田工程建设,采取增产技术,建设50万公顷高标准粮田,按每公顷增产2400斤计算,每年可增产粮食12亿斤以上。因此,利用5年时间,把我市粮食产能增加30亿斤是完全可行的。

产粮大市的新计划

那么,在未来5年内,我市在粮食增产上要完成哪些硬指标?

未来5年内,我市将实现改造中低产田60万公顷;建成高标准粮田50万公顷;整理后备耕地资源,新增耕地10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5万公顷;工业用转基因玉米新品种推广面积达到60万公顷;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0万公顷,粮食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6400斤;生物防螟、农田灭鼠和测土配方施肥三项重大技术的推广面积达到粮食播种面积的100%;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0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4万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万台以上,建设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面积40万公顷。

74.4亿元实施十大工程

农业要增收,水利必先行。未来5年,我市将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对25个涝区进行治理,全部达到十年一遇标准,治理耕地面积35.26公顷。同时,还将对灌区实施改造,完成25万亩以上及小型灌区改造任务,新打配套机电井5000眼,实现每个自然屯配备一套机电井。

农业机械化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全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将大幅度增加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保有量,新增大中型拖拉机5286台,在5年内每年新增拖拉机1058台,配套农机具10000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为了实现增加3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目标,我市从今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实施十大增产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良种培育和推广建设工程、沃土工程、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综合农艺措施工程、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生态保障工程,这些工程计划总投资74.4亿元。

“超级玉米”将成气候

超级增产目标,当然要通过超级手段来实现。据悉,未来5年,我市将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长春市农科院工业用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项目建设,力争在 60万公顷土地种上“超级玉米”——工业用转基因高淀粉、高抗病虫害、耐干旱、耐盐碱玉米新品种,使玉米淀粉含量提高6~8个百分点,单产提高20%。到 2011年,我市计划将“超级玉米”推广到40万公顷土地上,力争每公顷产量达到1.9万斤,生产专用高淀粉玉米76亿斤,满足长春大成集团玉米化工醇生产所需原料供应。到2012年,“超级玉米”推广面积将扩大到60万公顷,其总产量将达120亿斤,基本替代普通玉米工业原料,增加普通玉米的净调出量。

另外,我市还将根据土壤地力条件和未来粮食增产的目标要求,在高产田普遍推广耐密型高产品种,在现公顷保苗4.5万株的水平上,公顷保苗增加1万株,附以综合农艺措施,达到增产目的。

3亿元补贴送到农民手中

为保证增加30亿斤商品粮生产能力,我市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近年来,由于土地实行家庭经营,土地承包规模零碎,农户基本不对田地进行深松深翻。从今秋开始,我市将发放秋季深松深翻整地补贴,每公顷给农民补助150元,全市每年整地40万公顷,3年补贴6000万元,解决土壤保水能力。

施用农家肥,能使土壤有机质得到补充,改善和提高地力,同时,既降低肥料的使用成本又能延续土壤肥效。我市还将实施积送农家肥补贴优惠政策,规定每个农户每公顷送出优质农家肥20立方米以上,每公顷补贴200元,全市每年补贴40万公顷,3年补贴2.4亿元。

另外,我市还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严格实行非农占地的占补平衡、利益补偿和审核审批制度,让全市耕地总面积稳定在125万公顷。同时,将严肃查处坑农害农事件,打击各类侵犯农民利益行为,采取行政干预、产销关系调整、财政补贴等手段,稳定主要农用生产资料流通价格,最大限度地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每年增收6.75亿元

农民不用掏一分钱,由国家、省、市投资实施水利、中低产田改造等十大增产工程,这将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状况。增产的30亿斤粮食,以现行综合粮食收购价格每市斤0.75元来计算,每年将实现产值22.5亿元,生产成本按照70%来估算为15.75亿元,每年将增收6.75亿元。

十大增产工程不仅能让农民增收,对我市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科研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让长春农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给长春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

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例,不仅让水田发展有了可靠的保障,还使以水田形成的大面积人工湿地与天然湿地、沿线建成的人工河坝连通,改善长春生态环境。中低产田改造、黑土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盐碱地治理、包括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快了我市生态治理进程的速度。

下一篇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食品行业文章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