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农学会倒戈 解百纳之争再现迷雾

资讯 > 食品行业

“7·16结盟”之后,《每日经济新闻》昨日获悉,12家红酒商曾于上周四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牵头下再次聚集北京,就张裕将“解百纳”注册为商标一事召开内部会议。会上,曾向张裕提供证明称“解百纳不是葡萄品种”的中国农学会明确表示:“解百纳是我国目前酿制干红葡萄酒的重要原料。”这一立场明显倒向了抵制方的12家红酒商,从而给了张裕重磅一击。

刚开会张裕代表即退场

据透露,张裕、中粮、王朝、威龙、长白山等10多家红酒商参加了上周的会议。虽然没有邀请媒体参加,但记者侧面了解到,当协会秘书长王祖明宣布会议开始后,张裕公司代表即发言称“解百纳已进入诉讼阶段,本次会议的任何关于‘解百纳’商标的决议,张裕公司均不接受”,说完即退场离去。

接着,中粮、王朝、威龙、丰收等红酒商代表纷纷发言,集体认为“解百纳”是通用名称,而非葡萄品种,坚决反对将“解百纳”这一行业公有资产作为商标为张裕一家企业独占。

农学会改称“解百纳”是原料

最具戏剧性的是,张裕曾出具一份由中国农学会提供的证明,称“解百纳”不是葡萄品种。而这个曾被张裕一度视为支持者的中国农学会,当天却在会上明显站在了抵制方的一边。

农学会秘书长田淑芬在会上承认,2002年10月9日,农学会葡萄分会的确曾就酿酒葡萄品种的说明出具一份函,大致内容是“解百纳”不是正式葡萄品种名称,在正式品种名录上也从未出现过。“但是,国外引种的酿酒葡萄品种有很多,解百纳实际是行业内使用的对赤霞珠、蛇龙珠、品丽珠3个品种的一种俗称叫法,学会本着学术严谨的态度,未对名称进行说明。”

田淑芬表示,今年7月20日,学会征集京津地区葡萄育种专家,达成一致意见认为,“解百纳”是法文“Cabernet”一词的音译,在我国葡萄、葡萄酒界,有时将“解百纳”作为赤霞珠的别名,也有将品丽珠、蛇龙珠称为“解百纳”的,或将“解百纳”作为这3个品种的通称,他们是我国目前酿制干红葡萄酒的重要原料;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这三个品种酿制的葡萄酒具有相似的特点,故可称为“解百纳”型葡萄酒。

一直以来,这起被冠以“中国葡萄酒业知识产权第一案”的商标纠纷,其最大的争议焦点就集中在“解百纳”究竟是品牌还是葡萄酒品种,此次中国农学会的表态无异于给张裕重磅一击。

张裕向本报提供证据

得知农学会“出尔反尔”,张裕方面感到非常诧异。昨天,该公司向本报提供了由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于2002年10月9日出具的那份“关于酿酒葡萄品种名称的说明”,上面该有农学会的公章。

记者注意到,“说明”中的第二条明确表示:“我国在已正式公布的葡萄品种名录中,没有‘解百纳’这个品种”,并称“‘解百纳’首先出现是在上世纪30年代,当时山东张裕葡萄酒公司所生产的一个红葡萄酒品牌称之为‘解百纳’,此后在山东部分地区也曾出现过将‘赤霞珠’、‘品丽珠’等品种称为‘解百纳’的俗称,但在全国葡萄学术界和生产上一直没有应用过‘解百纳’这个葡萄品种名称。”

而该“说明”的第四条更是明确指出:“部分人把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3个品种酿成的葡萄酒统称为 ‘解百纳’型葡萄酒,实际上,在正式的葡萄酒分类中从未有过如此分类方法”。

对比农学会秘书长田淑芬在上周会上的发言,不难发现其中的矛盾。

“农学会是不是迫于其他企业所施加的压力之后转变了态度,这就不清楚了。”张裕方面向记者表示。

下一篇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食品行业文章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