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适合老外西餐适合国人
对于MPC(奥运会主新闻中心)里忙碌的媒体人来说,一天中的“美好时光”莫过于吃饭时间了。半个月下来,“中餐适合老外,西餐适合中国人”的MPC吃饭守则已经广为流传。
MPC供应的菜品水准还是不错的,且中餐、西餐、亚洲菜三个系列一应俱全。不过,MPC似乎摸准了媒体人“喜新厌旧”的特点,在菜品的设计与做法上也并不拘泥于传统,创造了很多中西融合的菜式。
从欧美来到中国,再去吃那些在老家每天都吃得到的西餐实在是没创意,于是,色香味俱全的中餐成了老外们的第一选择。三个餐区中,神秘的中国食物让中餐区成为唯一排队的餐区,队伍一般有三四米长。中餐提供的烤鸭、饺子尤其受老外青睐。
除了烤鸭和饺子,各种炒菜的花样也不少,不过跟平时吃的中餐不一样,这里的炒菜丁是丁卯是卯,很少有配菜,调料也用得不多,比较清淡。传统的中国菜,炒菜的配菜很重要,不同的配菜在不同的火候和时间放,炒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不然怎么色香味俱全呢?看来,中国菜为了“走向世界”,只能“委曲求全”了。
还有一点比较有趣,西兰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几乎每天都有,貌似大厨对它有特殊的偏爱。
同样的,西餐为了博得中国记者们的青睐,也得有所改变。最有中国特色的西餐是这里的沙拉,会把豆芽和松子一并放入,颇得中国记者们的青睐。这里吃饭的人数不到中餐区的一半,不用排队,于是,想快速解决吃饭问题的媒体人,就会选择这里。
最神秘的当属亚洲菜系。亚洲菜是什么菜呢?莫非是全亚洲兄弟姐妹国家的特色菜大联欢?有这样想法的人可能要大失所望了,没有想象中的大拼盘,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串”——烤鱼、烤虾烤翅……总之就是把亚洲风味连成串,味道有点像泰国、越南菜,但没那些特殊香料,调料也不重,比较清淡。
想必在这同一个世界,大家对吃都有着同样的喜好。以美食扩大中西文化交流,也算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