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部门联合在老铁山展开护鸟,林业公安表示要查一批大案
世界8条鸟类迁徙路线中,老铁山就是其中一条。每年秋季,数千万只鸟都要在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歇脚,这个时候,也是盗猎分子最猖狂的时候。记者昨日从保护区“2008年秋季护鸟座谈会”上了解到,环保、工商、林业、公安、部队等多个部门今年将“联合行动”,确保珍稀鸟类安全过境,相关部门表示,对于情节严重的盗猎者,将坚决追究刑事责任。
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老铁山鸟栈”,鸟类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0%,占东北鸟类种数的50%,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9种,二级保护鸟类有45种,其中,全国82种猛禽,这里就占到将近一半。
丰富的鸟类资源一直是老铁山的骄傲,同时也是一件最头疼的事情。每年秋季候鸟迁徙的高峰时节,一些盗鸟者利用候鸟在这里中途歇脚的机会,通过网捕、猎捕等方式,残忍地捕杀、贩卖,甚至在饭店、鸟市里,都有人以鸟牟利,给老铁山的鸟群带来极大威胁。
蛇岛老铁山保护区透露,从9月开始,一些候鸟陆续飞到这里,9月20日到10月20日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也是护鸟最繁忙的时候,但与盗猎者的较量,会一直持续到12月份。现在,一小部分盗猎者已经开始行动,根据近几年的经验,这些人往往是团伙作案,他们利用手机、汽车等现代化工具,分工明确,有放哨的,有下网的,有运输的。
盗猎者捕鸟方式五花八门,白天用大网捕,晚上用灯照捕,凌晨用叉子网捕。护鸟人员介绍,这些网有的细如发丝,就挂在候鸟的飞行路线上,一张网成本极低,仅 10元左右,当地人称墙网、丢荡网、卡网,鸟只要搭上,都难逃厄运。而晚间大灯一照,鸟就因视线受阻,无法动弹,乖乖就擒。
据统计,仅2007年,保护区就收缴了各种网具2.2万片,行政处罚了800人,移交公安机关判刑一人。
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介绍,在老铁山个别饭店里,野生鸟类成了菜肴。当地人吃鸟的传统可以上溯至100多年前,有些人认为:宁吃飞禽二两,不吃走兽半斤。正是这种传统陋习,兴起了一批“鸟类野味馆”,有些饭店以此为招牌,吸引外地游客,并且价格不菲。
在老铁山还有一种怪现象,一些护鸟人士透露,能吃到野鸟不仅是品尝野味那么简单了,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每年秋季,大连一些特殊阶层,经常驾车到老铁山吃鸟,其中不乏一些党员干部。由于“鸟菜”价格极高,动辄几百元一盘,更刺激了盗猎者铤而走险。护鸟人士忧心忡忡,在老铁山,买鸟、吃鸟、捕鸟已经形成了一个链条。
目前,保护区与当地工商部门初步制定了一个方案,工商部门将对旅顺所有饭店进行监督检查,杜绝卖鸟、吃鸟现象。同时由区政府发出号召,要求各饭店“不经营野生鸟类”。今年秋季护鸟行动开始之前,100余家饭店已经签署了承诺书,这个承诺将作为工商年检的一项指标。如果有饭店继续吃鸟,情节严重的,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除了在学校、街道,甚至每一个当地村民都进行宣传,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表示,他们还以公开信的形式,特别向全市的党员干部发出了倡议,希望党员干部能带头抵制吃鸟的不良习俗。
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表示,今年的护鸟行动将从9月1日到12月1日。
今年护鸟行动的最大特点是,“调动相关部门的力量”。行动中,执法人员将依照相关法规严格执法,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将进行刑事拘留,触犯《刑法》的,如猎捕国家重点野生保护鸟类2只以上,将移送检察机关处理。
从2007年护鸟行动来看,仅有一人被判刑。旅顺林业公安派出所表示,为了打击盗猎者的嚣张气焰,保证数千万候鸟平安过境。今年要下决心“拿下几个大案 ”,“抓几个典型”,要“形成威慑力”。不能让一些人简单处罚之后,“不了了之”。对于“通风报信”的,与盗猎者有“裙带关系”的,同样要严肃处理。
旅顺口区环保局的一位人士表示,除了打击,今后可建议当地政府将护鸟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一个指标,或采取安置“探头”等方式,推动护鸟工作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