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月饼票交易里的经济学

资讯 > 食品行业

月饼票交易里的经济学

又逢中秋,月饼票成为目前居民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物品。近日,海口市不乏市民持月饼票者与购买者讨价还价,进行月饼票交易。即便月饼票价格低于原价,卖者也乐意卖出,何故?

经了解,收购月饼票的人大多是用于送礼,认为某种牌子的月饼送礼大方、有面子,但缺点是价格过高,工薪阶层难以承受;而以低于市场价卖出月饼票的人,多为单位福利或亲友馈赠,家里吃不了,尽管低价出售,但是也比闲置在家里霉变长毛了要好。

月饼票交易的合法与否,这是工商和司法部门界定的事情。笔者不便妄言。但有一点肯定的是,月饼票的交易里面无疑也包含着理性的行为。例如,对于月饼票的买方来说,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到了优质月饼送礼,以较小的代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于卖者而言,不需要的月饼得到了及时的变现,也获得了收益。而过去是没有多余月饼变现的场所的,而月饼票的交易,恰恰是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交易的平台,买卖双方都获得了好处,这也符合经济学中“人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的假设。

从月饼票的交易中,还可以发现更多的经济学原理。例如,月饼票的价格是波动的,而且,不同的品牌、不同的时间,交易价格也不一样。越是快到中秋,价格波动也越大。这就类似金融交易期权的“时间价值”,即离中秋节越近,越不值钱,而一旦过了中秋节,月饼票就是废纸一张,这大概与中秋过后,没人会再送月饼有关。这就说明,月饼票交易中也蕴含着“交易互利性”和“金融期权时间价值”的原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著名作家张贤亮在自传体小说《我的菩提树》中,回忆起自己当年所在的劳改队中,以一瓶烟叶作为交换的固定等价物,让“犯人 ”之间以物易物得到可能,提高了“犯人”的生活质量。例如,由于劳改队中不允许货币交易,但无法禁止私下交换。于是,劳改队倒换烟叶的标准计量单位是一瓶烟叶,而每瓶烟叶的计价标准与一个稗子面馍馍挂钩,就像国际市场上汇率都与美元挂钩一样。其他物品,如衣服、裤子、帽子、背心全部于此比照进行交换。张贤亮由此得出结论:烟叶的交易让劳改犯的生活提高了。而且,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商业活动,都自然遵循价值规律,有心人甚至可以写出一篇劳改队自由市场的微观经济学论文来。

下一篇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食品行业文章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