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食品安全“地震”加速生产生活方式改变

资讯 > 食品行业

“三鹿事件之后,豆浆机卖得特别好。”在北京某家电卖场小家电区,一位推销员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一次食品安全的突发事件,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其所带来的某些变化,亦十分耐人寻味。事实上,近几年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不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为何“层出不穷”

以此次“奶业地震”为例,从阜阳“大头娃娃”事件到“三鹿事件”,同样是在牛奶中掺假,为什么同一性质的事情事隔几年会再度发生?无论是在牛奶中添加淀粉还是三聚氰胺,这样的事情为何难以禁绝?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里特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两年前就曾经有人给他打电话,问“有什么技术可以提高牛奶中的蛋白质”,“我回答说这犯法,同时也没有这个技术。但对方说已经听说过,有这种东西,叫蛋白精(实际就是三聚氰胺)。”李里特说。现在,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实际上是检查氮的含量,有些地方发现添加了三聚氰胺以后,对检测结果有效,就开始添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类似“蛋白精”的添加剂呢?李里特认为,农民利益缺失,农产品价格太低是根本原因。这几年政府和企业一起呼吁大力发展奶业,当奶业发展过剩后,企业通过提高收奶的质量标准,变相压低价格(例如蛋白质含量,以前是2.9,现在要求是3.1),美其名曰是提高质量,但实际是在损害奶农利益:标准提高了,奶农为了能够达到蛋白质的含量标准,只能给牛喂精饲料,成本提高而收奶价格没有增长,奶农没有办法,于是“蛋白精”之类的添加剂就必然会出现。最早是添加淀粉或植物蛋白,淀粉添多了,就出现把阜阳的小孩吃成了大头娃娃的事。当然,在牛奶中加入添加剂的也未必是奶农,收奶站、企业都有可能,但根本原因,是农产品价格过低所致。

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14日进行了实地调查。张家口怀来县狼山乡狼山村的奶农王俊财家里养了40头牛,他无奈地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奶牛产好奶,必须得买成品料给牛吃。”王俊财养奶牛已经8年了,他说现在养牛不挣钱,甚至赔钱。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饲料便宜,才七毛钱一斤,人工工资也便宜,尽管收奶的价格不高,只有七毛五,但是总体算下来还是挣钱的。去年奶价最好的时候,保持在每斤1.2元左右,今年冬天时达到了1.5元-1.7元,所以还是有利润的,一个月刨去工人工资,大概能挣三四千块钱。三鹿的事件发生以后,收奶的价格降到了九毛,这几天涨到了每斤1.2元。但是现在工人工资上涨,他雇着两个人,除了开工资还要管饭,一个月下来每个人要开销1300元到1400元。而饲料今年涨到了1.2元-1.3元一斤,如果今天牛要产奶,一头牛一天就得喂24斤料,大概26元左右;如果这头牛今天不产奶,就喂12斤料,大概13元左右。一天总的下来差不多要消耗400斤料,一个月就得花掉一万多。另外,牛除了吃饲料,还得吃草,一天要吃20斤,按5分钱算,一头牛一天要吃掉一块钱。总的算来,一个月大概要花16000元到17000元。“这样一来,我一个月大概要赔上四五百块钱。”王俊财说。

养奶牛不赚钱,一旦再卖不出去奶,就只能倒掉。为了卖出牛奶同时降低成本,各种“江湖”办法就“遍地开花”了。

另外一个来自北京市政协某委员讲述的类似笑话的例子也能说明这一问题。10年前,北京市场上的猪肉由四川供应,发生了“注水肉”事件,北京派代表到四川谈判,四川方面说饲料涨价了,北京猪肉价格低,为了不赔本,只能注水。对此,北京代表表示理解,但北京的肉价是物价局定的,不能涨价,怎么办?最后妥协的办法是,该注多少水,也别往猪肉里注了,装在桶里和猪肉一起过秤。

兼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的李里特也给记者讲述了一个例子:国家肉类中心为给国人提供西式火腿,推出了在世界上都属先进的生产技术,但这个技术没人要,“企业要的是如何把淀粉、大豆蛋白等加入火腿中,并且还吃不出来的技术”。

李里特表示,这些年食品安全问题影响很大,国家相关部委等也下了很大的力气,但根本问题未能解决,这是我们要反思的。“我认为,各个部门的解决办法还停留在表面,只强调加强监督、检验,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要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现代化。在落后的分散经营方式下,农民不能致富,质量也就无从保证。”

食品安全催生生产方式改变

当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重视时,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在随之发生了悄然变化。一个最直接的例证是,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学习专业变得热了起来,有专家预测,食品安全专业在未来两三年内将会逐渐升温。而河南省政府日前发布规定,将县级以上政府的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政府考核范围。

在生产方面,感受和变化较为深刻的,是山东农业。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山东采访时看到,随着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提高,以外向型为特色的山东农业,也不得不经历区域化和标准化的转型。例如安丘市,素有韩国、日本“菜篮子”之称。但是,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出口技术壁垒越来越多,出口门槛越来越高,对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使当地的土地政策、农业化学投入品管理机制、农业产业化水平等与创汇农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实现对农产品“ 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安丘农业生产方式在转型中启动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通过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全过程监控,实现了从根本上确保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李里特认为,现代化农业有三个特征,一是经营企业化,二是生产集约化,三是产品规格化标准化。与此同时,现代食品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工制造食品不断向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因此,对原料在加工适应性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原料生产、加工制造和贩卖消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农业生产成为食物生产链中不可分割的一环。

“在此背景下,如何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政府需要反思。”李里特说。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提出多年,不少学者也都对其作了诠释,然而能真正引导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明晰理论不多。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农业曾经走过一段计划经济下“人民公社”的弯路,现在虽然转入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但还处在摸索的阶段。整个中国社会、经济都正在发生剧烈变化,我们必须尽快明晰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征。

食物安全对现代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食品工业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食物安全问题也对现代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李里特说。

食物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供给上的安全,二是由于食物品质缺陷而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后者也称之为食品安全问题。前者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以来一直追求解决的问题,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推动,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中叶基本摆脱了这一问题的困扰,但是后者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

李里特认为,近年食品安全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原因除了消费者对食品营养知识和卫生安全意识的增强外,主要因素还包括:一是一些生产者或营销者为了片面追求产量和利润,非法或不适当地使用化学药剂;二是由于农业生产管理的无知或失误,过多地施用农药和化肥,肆意改变动物饲料成分,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过标准,如产生疯牛病等恶性危害;三是工业或生活的有毒排放物造成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四是食物贮藏和制造过程,因操作失当而造成的食物变质:五是人们对转基因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合理性存有疑虑等。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也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实际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一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农业的影响,面对新的食品安全需求,把HACCP管理方式引入食品卫生管理领域,提出了对食品生产管理由危急管理转变为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管理不仅要求食品生产厂家要实现优良制造操作规范(CMP),同时也要求农业生产遵循‘优良农业生产规范’。其内容为在产地从种植前到耕作栽培、收获、清选、搬运等每一个阶段,对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行预测,制定可以把危害减到最少的措施,并且有详细记录。”李里特说:“ 总之,食品加工和消费对农业生产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要求农业尽快实现标准化。”

下一篇

大家都在看...

查看更多食品行业文章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