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蛆柑事件”经舆论报道至今,基本事实业已大致明晰,即广元部分柑橘遭遇一种名叫“大实蝇”的虫害,这一事实在网络传播中被夸大和改编,逐渐演变成“今年不要吃柑橘”的流言。目前,各地都做了充分的防控措施,虫害本身不致再成为问题。但是,这一事件所带来的心理阴影,以及柑橘消费信心的低迷,却成为当前最大问题。与会专家及有关人士努力之用意,恐怕更多的在于此。
以湖北为例。湖北农业厅果品办主任李传友说,湖北是柑橘大省,四川柑橘几乎没有销入湖北,湖北至今也尚未发现一起疫情。但受到事件影响,湖北蜜柑外销全面停滞,如果事态继续发展,湖北橘农损失将达15亿元。全国其他地方的情况与湖北相似,柑橘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滑坡。归根结底,要渡过这场柑橘危机,还得靠市民的消费。
市民消费举动,来源于消费的信心,即消除恐慌心理,相信柑橘吃到肚子里不会有害健康。而消费信心又来源于何处呢?对于专家和业内人士来说,消费信心自然来自于科学知识和专业认知。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不可能个个都是专家,也不可能事先学习食品的知识,再去消费食品。这是一个正常社会的消费常态。所以,相关专家及时解释、现身说法固然重要,消费者有担忧情绪和恐慌心理,其实也可以理解。若将此情绪一概斥为无知,加以苛责,显然不合情理。
当今社会,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责任,在于政府职能部门。政府部门既是食品安全的把关者、守护者,其实也是挽回低迷消费信心的关键所在。正因为不可能人人都是专家,那么负有监管责任的政府部门的作为,它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关系到消费信心的有无与高低。这次的柑橘事件,亦是如此。
还是以湖北为例。我们注意到,柑橘事件发生之后,湖北有关部门即向全省柑橘产区下发紧急通知,要求24小时值守,做到一车不漏的检查,不让一个病柑流入市场。观诸其他地方,严密的防控和细致的检查也都在展开。事实上,恐慌心理的消除,消费信心的回升,靠的正是这样的政府行动,这也是此前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应对经验。
我们相信,政府部门的积极行动,将会使柑橘市场最终渡过危机。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担当带来消费者的信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下一次可能的食品安全事件中,这份信任将转化成积极的力量。(摘编自《长江商报》刘敏)
“广元蛆虫柑橘”短信已经发展成了全国性公共事件。不仅越来越多的公众知道了这一事情,据一些地方媒体报道,蛆虫柑橘接连在个别地区被发现,有的是原产地,有的是销售地,它们因为蛆虫柑橘而“集体”进入公众的视野。
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广元相关部门承认“蛆虫柑橘”客观存在,但认为疫情的大小、流入的范围在传播中被夸大,因此给予首发信息以“传言”的身份。因为“传言”的传播,广元等地果农的利益的确受损。在此我们有必要深思,怎样才能避免“传言”带来的过度恐慌,最大限度减小损失。
这起事件可以说是“传言”走在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前面。广元处理生蛆柑橘的行动早在传言出现前启动,但信息却滞后于“传言”。政府被传言逼动,不得已而为之,即使出发点好,恐怕也难以为公众理解和认同。这种情势下,难免让人产生联想:如果没有“传言”,政府部门会不会发布信息?如果发布,将等到何时,政府会发布哪些信息,又以怎样的方式发布?
我们必须看到,对于涉及公众利益,为人普遍关注的事情,政府没有获知相关信息,传言的发生就是自然的,因为信息以被获得的第一时间为准,掌握了信息的人把它发布出去,符合信息的传播规律。问题是,政府在第一时间掌握了信息而没有发布,以“辟谣”的方式“善后”,人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行为显得不那么坦诚,与政府良性互动起来就有些困难。
人类已步入信息化时代,政府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面临新的信息环境,弄不好就会落在后面。其实不只是蛆虫柑橘事件,这些年,无论是政策文件、行政决策过程、公众参与状况,还是公共突发事件、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等,政府在信息发布方面受到的质疑不少,政府信息形象也受到影响,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操作降低着人们对政府信息责任态度的信任。
政府掌握丰富的公共资源,了解与甄别信息的渠道多于“民间”和个人,满足民众的知情权,理应作为政府职能凸显出来。古代社会,“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信息被执行天命的官员垄断,信息发布随官员喜好而定,而现在一个高效的政府必须及时公布官方信息并还原事实真相,无论信息是否“振奋人心”,是否“令人放心”,只要是公众期望知晓的,与公众利益切实相关的,政府都应该走在传言之前公开可信赖的信息。通过政府发布的信息,公众可以去除猜疑,免于恐慌。
信息公开浓缩着政府自我变革的政治勇气,承载着公众对于政府形象的渴望,让人们摆脱从传言那里获知信息,让政府不被传言逼着走,应当也可以有所改进。以公开应对传言,这是政府信息形象的起步,在第一时间告诉人们应该知道的信息,这是政府信息形象的根本。(摘编自《长江日报》肖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