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以来,吴江市粮食局购销科长苏雪明密切关注着每天的天气预报,天一放晴,同里、平望、黎里和七都四个乡镇的“粮食银行”又将择时挂牌。届时,该市9个乡镇距离“粮食银行”全覆盖的目标仅一步之遥。
“粮食银行”是一种采取市场化运作,吸收农民手中余粮“储蓄”,“储户”可凭“存折”随时提取、购粮、折现的新型粮食经营业态。农户走进粮食银行,就好像走进了商业银行的储蓄所,只不过存取的内容从现金变成了粮食。而“粮食银行”所承担的,则是代农储粮、代农加工和品种兑换的功能。去年11月,吴江市首批4家乡镇“粮食银行”挂牌运营,一年下来,这种“存进去稻谷、取出来大米”的储粮方式大受农民欢迎。在此基础上,该市决定扩大试点范围,4家新的“粮食银行”筹备工作已然就绪。
吴江市平望镇新南村6组村民钮金龙家中有一本特殊的存折,上面记载了他在梅堰社区“粮食银行”的交易情况,2007年11月8日存入789公斤稻谷,2008年6月3日取出50公斤大米,10月24日取出100公斤大米……至今尚余360公斤大米未取。
截至目前,钮金龙所在的新南村已经有95%、近500户的村民成为“粮食银行”的储户。他们在收获粮食后,把过去自家保管的口粮委托“粮食银行”保管,需要用粮时凭粮食存折在镇上的放心粮油店提取成品粮,吃不完的还可以直接到“粮食银行”提取现金。
记者采访时,恰遇龙南村16组村民陈爱根前来存粮。该村去年并未列入试点,但在听说邻村“粮食银行”的种种便利后,老陈带着自家一亩半地产出的 1600斤稻谷赶来“储蓄”。老陈告诉记者,他家新盖了2层小楼,装修很漂亮,再像以往把稻谷堆在过道上“不好看”,而且“招老鼠”。另外,家里3口人都在镇里上班,没有闲余劳动力晒谷,不如送进“粮食银行”,省心省力。
“粮食银行”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存取自由。“粮食银行”存取时间通常为一年,其间粮权不变,可以随时提取存粮或兑现。二是保值增值。农民存粮后可以直接提取现金,也可以根据市场价格变化随时进行结算。如果市场价格上涨,就按上涨价格结算,粮价下跌时可按照存入量兑换等值的粮油产品。三是与便民连锁店联网,兑换方便。农民凭“存折”可到粮食系统开设的“粮油超市”兑换不同品种的粮油或其他商品。
据吴江市粮食局统计,盛泽、震泽、菀坪、梅堰4家第一批开设的“粮食银行”当年吸收储户962人,存入粮食986吨。
梅堰社区“粮食银行”行长徐水根,是一个与粮油打了40年交道的“老粮食人”。看到当地一些闲置的中小型粮库可以利用,去年10月份,他提交了开办“粮食银行”的申请,并最终拿下了经营权。
起初,老徐算了一笔账,按照规定,对存粮农户收取每年4分钱一公斤的代储费用,梅堰镇有7个村,按照每村300吨来算,有着近10万元的年利润。然而,实际操作下来,发现几乎没有农民是存满一年的,都是整存零取,此外,因主动送粮来的农民不多,老徐要开着农用车到田间地头挨家挨户去收,增加了很多成本。
“几乎没赚到钱。”老徐告诉记者,虽然名字叫“粮食银行”,其实只是借鉴了银行的记账管理模式,经营业务上大相径庭。例如:“粮食银行”对农户存粮只是代储代管,没有利息;只能经营“吸储”而不能“贷出”;对存粮有一年期的时间限制等。为此,该市粮食主管部门根据4家“粮食银行”的实际收购量实施“以奖代补”,在其起步阶段予以扶持。
老徐说,他看重的倒不是象征性的代储费用,而是更多地掌握粮源后,可根据市场行情适时进行加工转化或贸易流通,创造利润。此前,他做粮食购销生意往往需要到银行大宗借贷。而凭借“粮食银行”,则用较低成本掌握了大量粮源,大幅减少了银行贷款利息的支出和货款占用期限。此外,通过与放心粮油店之间的联网消费,带动了门店的经营业务增长。因此,“只要把量做上去,利润就出来了。”据他测算,今年“粮食银行”收购量将达到2000多吨,净赚10万元“ 不成问题”。
有余粮存银行,三方心不慌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粮食银行”还有以下好处:
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新农村建设后,农民逐步入住公寓房,“粮食银行”让家家户户设囤储粮成为历史。通过专业统一的烘干设备,“粮食银行”有效降低了单户农民晒粮时的人力支出。这一方式还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正常年份,粮食刚上市是粮价最低的时候,受储存条件的制约,单个农民往往在上市之初就把粮食卖光,自己吃粮时又到市场上去高价购买。而存入“粮食银行”后,将在一年内不再增加口粮方面的支出。
从粮食主管部门角度看,集中储粮有利于及时控制和掌握社会储粮情况,这对于每年2/3的粮食需求均从外地购入的吴江市来说至关重要。而作为“粮食银行”经营者,可以“借鸡下蛋”,在粮食贸易、加工和周转中获得增值效益,可谓“皆大欢喜”。
更为重要的是,“粮食银行”统一烘干、统一加工、统一储存的专业优势,节约了大量的粮食资源。国家粮食局2006年的农村储粮抽样调查显示:由于储粮设施简陋,方法不科学,我国农户储粮损耗惊人,损失率在8%到10%,每年粮食损失量高达150亿至200亿公斤。这一数字相当于有着“北大仓”之称的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的1.5倍至2倍,折合金额高达180亿至240亿元人民币。以此测算,仅吴江一地,年储粮损失高达1.5万吨,相当于2万亩耕地的产量。随着“粮食银行”储量的不断提高,将很大程度上减少粮食资源的浪费。
吴江市粮食局主管购销业务的副局长谭志山告诉记者,按照计划,该市将用3年时间实现“粮食银行”在9镇2区的全覆盖,并增设兑换网点,增加兑换品种,通过专业软件管理,最终实现异地存兑的目标,给农民“储户”提供更大便利。他认为,实现政府、“粮食银行”经营者、农民三方共赢,这一模式才有生命力,才能称之为粮食经营管理体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