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乳业安全问题频发影响,今年以来,国外奶粉进口量同比大增,并且有越来越多新品牌进入中国,甚至不少国内奶粉企业也开始停用国内奶源。这对中国小养殖户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
在广州的体育西路,来自新西兰的Marcus正紧锣密鼓地把一种名为“GoldenFern”的全阶段婴儿奶粉上架。“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我们都会在促销,买2送1。”这位年轻的创业者告诉本报。今年前8个月,新西兰、澳大利亚奶粉从黄埔关区进口量同比增加七成以上。对于这种趋势,有的国内乳企已不得不迎合。
每年的10~12月都是国内奶粉销售旺季。相比往年“洋奶粉”对市场策略应用得更圆滑,在经过早前的一轮提价后,再度用促销方法占领市场。在人民路的母婴店,减价、赠送成为一大特色:买一箱(12罐)雅培喜康力直减190元,买一箱(6罐)惠氏幼儿乐也能直减 70元,还有一些品牌宣称送玩具甚至童车。
在这些传统“洋品牌”身后,更多新面孔在跃跃欲试。瑞士奶粉百利乐的联系人说,在早前的一场展会上,看到数量远胜于过往的“洋同行”在中国推广它们的新品牌。
世界乳业主产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显示是受益者。今年前8个月,黄埔关区奶粉进口总量的94.2%是从新西兰来的,比去年增长85%。澳大利亚的进口奶粉也有930吨,增长73%。
七成利润
被外资赚走
在原装进口的同时,从海外进口的“大包粉”奶粉也在近年陆续进入到圣元、娃哈哈等知名企业的库房并分装上市。
“我们旗下的婴幼儿奶粉已停用国产奶源。”雅士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对本报说,“我们调查发现消费者到外海买奶粉的趋势很明显,企业谁不顺势转变就要走下坡路。”
在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看来,我国其实并不缺奶粉。据他估计,中国婴儿奶粉年产能应该能达到80万吨。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陈连芳对本报说,由于乳业安全问题频发,进口奶粉在国内的价格又可以比原产国卖高很多,导致出现上述趋势。
事实上,中国市场已是国际奶粉厂商重要增长极。王丁棉大胆估计,现时国内婴儿奶粉、酸奶产品中约70%原料实际起用的是洋奶粉,在婴儿奶粉中每10元的利润外资起码拿走6~7元。
分析:应关注小奶农的竞争能力
“洋奶粉”进口成本比国产还便宜1000元,这也让它们越来越有市场。统计显示,7月第2周内蒙古、河北等10 个奶牛主产省(区)原奶价格为2.88元/公斤,这意味着每吨国产奶粉仅原料奶成本至少达到23000元。“对于国内奶农来说,大幅度进口一点好处都没有,因为这将冲击他们的生产。”陈连芳说。
上月底,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有1.5亿小规模奶牛养殖户,在中国小养殖户拥有奶牛 1~40头不等。报告关注,小农牛奶生产受到了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报告呼吁,小规模奶类生产者的生产成本都非常具有竞争力,如果组织起来,他们将有可能拥有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资本密集和“高科技”奶牛养殖系统进行竞争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