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共赔了11万多,平常联系比较紧密的16个交易商总共赔了110多万。”近日,山东金乡的大蒜交易商张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徐州中国果品交易中心没有通知交易商就强行修改了交易商密码,导致交易商账户内的资金不知去向;中秋节前,该交易中心还把交易网站也关闭了,所有交易商的账户、出入资金记录以及成交记录都被清除。
徐州市中国果品交易中心近期被曝涉嫌通过更改市场交易规则获利。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调查此事件时,该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否认上述指责,称“有关部门已经查过了,没有查出公司存在什么问题;网站停掉只是在改版升级。”
交易商并不接受这样的解释。张先生表示,“只要交易中心敢将后台交易记录给我们看,就能看出到底有没有问题。”
交易商:交易规则被随意改变
张先生称,7月下旬他在果品交易中心开户,并订购该市场55吨2010年10月份的大蒜买入合约,买入价格为每吨1万元左右。
“当时现货价差不多也是每吨1万元左右,我们觉得今后价格肯定会涨。”张先生没料到,“从8月初起,我们发现果品交易中心的大蒜盘面价格开始背离持续上涨的现货价而下跌,从8月2日起多次出现跌停。”这让那些认定大蒜价格会上涨而做多的交易商持续亏损。
张先生觉得事情蹊跷。以他的经验看来,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交易中心做空与客户对赌,同时开虚拟账户用大单砸盘导致盘面暴跌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中远期交易市场整顿规范工作指导意见》,规定禁止自然人和无行业背景的企业入市交易,并要求这一工作应在1个月内完成。
张先生等人属于自然人,“但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跟我们说可以继续做到元旦,自然人可以交割完后退市。”他说,交易中心还不断地提高保证金。“原来是20%,后来逐渐提高,最高的时候提到60%。
8月17日,果品交易中心公告要求限制订立新合约,这让本想低价买入以少赔点钱的交易商少了一条减损途径。
8月24日,果品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交易市场的公告》,称有订货的自然人不得参与交割,在该订货合同最后一个交易日结束前应自行转让了结。
得知无法参与交割后,张先生等人就不敢再继续追加保证金,结果被果品交易中心以保证金不足为由强行平仓。“平仓价格是7000多元,市场现货价格是 14000元左右,这样我每吨亏2000多元,总共亏了11万多元。”张先生说。9月初交易商们向徐州市经贸局、工商局等多个部门反映了情况。
交易中心:我们没有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上述情况采访了果品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公司网站已经停了两周时间,正在改版升级。“现在盘面上没有客户在交易,以前的客户也都没有了。”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知道9月初有交易商到公司反映情况的事,但有关部门已经查过了,没有查出公司存在什么问题。
张先生告诉记者,部分交易商还曾找过交易中心的董事长满伟,但满伟说自己也缺钱,“没办法”。
专家:监管存在缺失
生意社大宗市场首席分析师、高级研究员满荣荣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交易市场对规则的制定有一定的自主性。由于监管缺失,才导致了目前电子交易中心相对混乱的局面,交易商的权益无法得到保证。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与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也表示,目前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混乱局面,主要是因为没有主管部门和相应的管理办法。他认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主要存在六大问题:盲目复制和攀比发展规模、违规操作和过度投机、交易资金安全性不足、交易制度不规范、商品实物存储的安全性不够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