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力挺“山寨” 是规范还是纵容?
时下,“山寨”成了社会“锐词”,“山寨产品”遍地开花。在物价急速攀升的今天,价格对于消费者购买欲的制约愈发明显。很多百姓开始将偏爱的目光锁定“山寨”,只为寻得价格与性能之间的暂时平衡,以此弥补囊中羞涩。然而,“山寨机”本身却是个备受争议的存在。
曾几何时,只要提及“山寨”一词,有关部门就头疼不已,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严打,如今,工信部却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公开宣称“山寨产品”也有创新,也利于社会发展。从最初的“围剿”到如今的“力挺”,前后落差巨大。
如今这样的表态,或许会赢得百姓的拥护,赢得“山寨”厂商的欢迎,然而,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及行业生态的营造,却是一个不祥的征兆。相关部门力挺“山寨”是规范还是纵容?一时间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
模仿也是创新?“山寨”一直以来只狂奔在模仿与抄袭的羊肠小道,这样的创新只会在别人的基础之上进行稍许改动,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模仿、盗用他人创意的性质。当“山寨”只剩下赤裸、劣质、恶意的抄袭和复制时,创新便无从谈起。这也是中国难以出现品牌厂商的原因所在。中国今天生产了全球约1/3的手机,创造的利润却低得可怜,其利润之和尚不如苹果iPhone的零头,情何以堪?
需要指出的是,肯定“山寨产品”有利于社会发展,这只是在经济发展不很景气的情况下,看到了带给用户暂时的小实惠,但就长远而言,“山寨”却是在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依靠不规范运作维持低成本生存,没有任何售后保障,更没有三包,这对品牌企业来说是十分不公正的。
工信部宣称“要平衡知识产权拥有者和广大用户两方面的利益”。作为制造业的主管部门,理应积极配合知识产权和其他的管理部门,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然而,如今又出面当众力挺“山寨”,还要平衡用户与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利益。本似矛盾的二者,如何兼顾?
对于“山寨”,相关部门从“围剿”到“力挺”,或许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山寨”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期望不久的将来能出现一个品牌。实际上,相关部门此次表态,多多少少透露出了这样的期望。无论什么产品,只有真正的创新,才能长期生存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相关部门的愿望很不现实,中国缺乏创新的土壤,如果不加以合理引导,“山寨机”永远不可能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