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上涨已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政府在此间的作为,除了暂时禁止央企进入市场收购,更应该从全局出发,通过多方筹谋和应对,抑制粮价凶猛上行的动力,或者增强民众抵御粮价上涨的能力,从而尽其可能的安抚民生冷暖。
近日中国四大粮食央企——中粮、中储粮、中纺集团以及华粮接到政府指示,不能进入市场收粮,以免造成粮价上涨。为了调控粮价,国家也正在计划出台有效政策。记者独家获悉,如果粮价再次快速上涨,国家有可能降低粮食进口关税。为了让粮食危机不在国内重演,政府和央企正严阵以待。(《济南日报》2月28日)
通胀风险加之旱情的延续,粮价上行的压力异常凶猛。四大粮食央企,被罕见地禁止进入市场收购,说明政府对于粮价上行,保持着强烈的关切和深深的忧虑。但坦率地说,禁止央企收购,或许不过是螳臂当车,至多是阻遏粮价在短时间内快速上涨,而受市场多方因素的联合推动,粮价上涨恐将成定数,只是上涨到什么程度还要继续观察。
粮价上涨已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允许或者不允许央企收购,粮价上涨都如虎在侧。政府在此间的作为,除了暂时禁止央企进入市场收购,更应该从全局出发,通过多方筹谋和应对,抑制粮价凶猛上行的动力,或者增强民众抵御粮价上涨的能力,从而尽其可能的安抚民生冷暖。
我们自当充满信心,现在就谈粮食危机,恐怕为时过早。一则,近几年来粮食连年丰收,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七连增”,连续四年超过1万亿斤;二则,国家粮食储备丰裕,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占消费的比重超过40%,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至18%的安全水准,一旦需要,完全可以开仓出粮;三则,现在的粮价虽处于上行通道,但还处在可控的范围,只要应对得当,实不必自己吓唬自己。
当然,政府部门也不能因此而安枕无忧,毕竟粮食既是民生之所必需,哪怕是风吹草动,也影响甚巨;更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容不得丝毫的懈怠。即使现在粮价上涨仍处于可控范畴,但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于最坏的局面的出现而做好万全的准备,惟其如此,才有可能安然度过这一轮的粮食上涨风潮。
从现在开始,应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抗旱保苗”的资金补贴,尽量缓解旱情对于粮食产量的损害,尽量使粮食减产的后果不至于像想象的那么糟糕。显然,这也是遏制粮价上涨预期的一种手段。目前的粮价上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预期层面,政府就是应该在此做足文章,通过各种手段,遏制涨价预期的非理性发酵。
在立足国内的同时,亦应尽快调低粮食进口关税。不能再等待了,目前的粮食涨价信号已经足够明朗,通过调整关税,降低国外粮食进入国内的成本,从而加大粮食市场的供应量,对于缓解粮价上行的压力,是我们当前可做和可以做好的。如果辗转犹疑,丧失调整关税的最佳时间窗口,其后果很可能是后悔莫及。
粮价上行之所以令人谈之色变,归根到底是民众的实际购买力依然孱弱,而通胀的压力又使本就孱弱的购买力雪上加霜。因此,除了从粮食的角度看待粮价上涨之外,提高民众的购买力也是顺理成章的必然。目前阶段,尽快出台民生补贴制度,已是迫在眉睫,央地两级财政,无论是从国家粮食安全还是从民生艰难的角度,都应释放应有的体恤和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