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auto]https://live02.gz163.cn/ent/2010/09/yuanlaizheshiai.mp3[/music]
起了个大早,因为得去Saanenmoeser参加三天的summer institute, 还得去做个Poster. 那城市是个德文的名儿,我很开心,因为又要到德语区,又可以张嘴讲话了。按着查好的路线倒车,不知不觉我就上了黄金线的列车。我早就听说瑞士有条黄金线,只是一直都以为是中国人给起的名儿,没想到还官方就是叫Golden pass line,而且有火车专列的。之前我也听说过瑞士的蒙特瑞,却不知道法语名字就是Montreux,在洛桑旁边,是黄金线的起点。去Saanenmoeser就要在那里转车。
那火车很特别,窗户大,而且多,车子很古老,有一种欧洲式的乡土气息,就开得特别慢,所以其实就是观光列车吧~ 刚从Montreux出发仍然还是日内瓦湖的美景,不过对于这些我早已熟悉,也就不再有惊讶了。当列车穿过一座山的时候,一切都变了,没有了湖,取而代之的是绵延的雪山,绿草地还有用木头尖顶房子。这里没有农田,却有牧场,到处可以见到奶牛在山上吃草,话说那些奶牛们也确实厉害,有些山看起来陡峭的我觉得爬起来都困难,但那群牛竟然能爬到顶上吃草,真牛!
好容易辗转到了酒店,我是觉得特别开心。这是我第一次住瑞士的酒店,也是第二次在欧洲住酒店。至于酒店和青年旅舍的区别大家也都知道,后者很便宜啊。以前一提到瑞士,大家除了钟表和军刀之外,还知道酒店管理。不来真正住一下,还真不知道他们有多热情,还有管理的有多井井有条。下图就是我住的那个旅馆了,也是木头房子,看起来很有感觉!里面的风格和布局也充满了中世纪的味道,时不时能看到一些当时的武器,还有餐具,和绘画艺术。
当然,话题还是离不开吃了。这些年自己每每在外面吃饭时,总是不舍得花大钱,也就买买当地的特有小吃或是独具特色的食品。这次住旅馆又不自己花钱,那是自然要好好大吃特吃一下瑞士的美食啦。当然,以我这么多年的观察,欧洲的食物在我眼中没有什么真正的美食,但体验一下真正不同的风格也是好的。这几天我吃了很多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有的是巧克力球里面包的龙虾做的酱,有的是用奇怪的植物做的冰激凌,还有好吃的松仁。也许你觉得松仁没有什么,但你也看到酒店周围的环境,我们就是在充满绿色的环境中,到处是树和草地,我觉得在这种地方吃松仁就是很不一样,我总感觉自己是松鼠一样!瑞士人啊,总喜欢做些奇怪的食物,比如用巧克力火锅,也就是用巧克力来煮的火锅然后用面包什么的蘸。我在这里吃到很多花,难以想象,瑞士人喜欢把很多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绿色植物作为食材,看上去是蛮好看的,但也觉得有点怪怪的,毕竟那些花草闻起来和吃起来都有很强的怪味。
说到吃啊,我最不习惯的应该是上菜吧。我还是喜欢直接的,真的不喜欢一道一道的来。在这里吃饭先吃餐前小点心,然后是first course,一般是凉菜沙拉西红柿橄榄之类的,接下来是汤或者果汁,然后是main course, 有各种肉,比如鸭肉,海鲜还有牛肉,鸡块之类做成的食物,吃完后就是甜点了,有瑞士冰咖啡,小蛋糕,冰激凌,还有。。。竟然奶酪也算是甜点,一大盘里面摆的各种奶酪,一看我都不舒服。关于奶酪啊,本文后面还会提到更多的内容,比如奶酪工厂,敬请期待。
说了一大段吃的,我在中间插个学术活动吧。我大老远背个Poster来的,就是要在Poster Session中派上用场的!
下面这个是我的,做Poster presentation真的比present paper或什么的累多了。主要是蛮烦的,因为每来一拨人就得重复一遍同样的讲解,那个下午我都不知道repeat了多少遍,都快崩溃了。有时候真希望人一起来,别一个接一个的。。。。不过我也觉得蛮好玩的,无论如何,自己做了些东西讲给别人,总是蛮开心。
就是在做Poster的上午,还做了很多别的训练,比如如何用30秒的时间介绍你自己,然后当时有30多个工业界的人还与我们一起进行了self-introduction relay race. 就是这30多个工业界的人一个挨一个都靠那间大房间的墙壁站好不动。其他的人比如我就像是车轮战一样,一个一个的跟这30个工业界的人用1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同时对方也用半分钟的时间介绍他的公司和做的东西。这样每2分钟就移动到下一个人那做同样的事情。这就是为了训练怎样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自我介绍,也让那些工业界的人和我们之间相互了解。
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只是我真的觉得很累,车轮战啊,对每个人你都要重复介绍一遍自己是谁,做什么干什么,然后问对方是做什么。嗓子都干了! 也就是因为上午这个活动,我认识了好多人,有些是投资新技术的人,我还让他们去看我讲在下午做的POSTER,导致Poster的时候有很多人来,我口干舌燥一遍一遍的重复讲。累,但真的是很好的经历。
好了,插播学术活动时间结束。下面来介绍奶酪工厂。第2天下午,我们组织去参观了一家瑞士知名的奶酪工厂,我虽然非常讨厌奶酪,但我一直很好奇这东西是怎么做的。这个机会对我来说简直是太好了。我们首先看了一个关于这个工厂的30分钟短片,里面也简要介绍了这个东西是做法,还有时间。简单说来,这个工厂每年做奶酪就是在春天和夏天做,然后就关门了,冬天是不做的。而奶酪的成型基本上都是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难怪里面味道那么呛人!下面这幅图中的奶酪都是2007年的,现在都放了3年了,很硬,但据说很好吃。。。。 每个都很大的,也很重,绝对可以砸死人。
这些老的奶酪反倒没有那么大的味道,我们在参观这些老奶酪的时候,只有些许腥味,还可以忍受。但到了做新奶酪的车间,那就简直要死人了。奶酪都是放在这些地洞里的~
下面你看到的是把牛奶初步制成固体之后放到盐水池里浸泡的情景。一般要浸泡几天,味道太难闻了,跟在厕所里感觉一样。
新奶酪~
参观完,自然还有品尝的环节,摆了三个大桌子上面全是各种各样的奶酪。我其实原来对奶酪只是不喜欢,但今天闻了味道之后,再看到都开始作恶了。可是这群西方人却全都不以为意,吃的那叫一个香啊。。。 那么多奶酪一瞬间就消失进肚子里了!
他们去吃他们的奶酪,我吃了一口就走了~ 去哪了?我发现一个小LOLI,应该是奶酪厂的大姐姐的孩子。我去跟小孩玩了~~ 太可爱了!
总结
说了这么多,也发了这么多图片,该做个总结了。这3天我觉得过的蛮充实的,就像题目中提到的,住了酒店,吃了没事,做了POSTER,和一群各国的朋友和老板们交流,还去了奶酪厂,和小LOLI一起玩。通过这里各种各样的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时候我总认为我在欧洲已经生活4年了,而且自己年纪也不小了,已经懂了不少。但我仍然每次出行都会有新的收获和感触。这次最大的收获不光是上面提到的那些事!在奶酪厂的那种难闻的气味中给我们讲解的一位大姐,每当提到她在这家厂工作的时候,总是流露出很幸福的样子。还有我在酒店里遇到的,从德国到这里来的大概40多岁的餐厅服务员,天天都是西装革履,言语幽默。有他在给我们点餐,有种说不出的高兴。他还有她,工作的性质从世俗角度去讲谈不上有多么高级,可他们却每天都干得很开心,你能够深切感受到他们对自己工作的享受,满足和自豪。他们的笑容中没有半分做作,我想那应该是一种属于成年人的纯真吧。我尽管很喜欢小loli的可爱微笑,可我毕竟过了那个年纪,现在的我除了盼望自己将来的女儿也可以像上面的小女孩一样天真可爱外,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活的像前天提到的大哥大姐一样,在平凡的工作中享受幸福!
背景音乐来自Sara《原来这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