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搜索

传统纯正的面食“京味儿打卤面”

大炒勺 发布于 2010/10/5 22:48

 

 

传统纯正的面食“京味儿打卤面”

 

过去,在北京的晚秋季节,京城里的穷人富人们也很讲究贴秋膘,可当时到底吃的啥?吃了以后,既能进补又大快朵颐的满足口福还不上火?现在,您要问上了年纪的老人们那时吃啥最好,传统上老人们都会回答,“打卤面”和“涮羊肉”最好。道理是,这些汤汤水水的吃了既不上火又能起到温补的作用。其实,我认为并不是打卤面、涮羊肉有多么好,而是由于当时老百姓的生活较困难,能吃上一碗打卤面或全家人围在一起吃上一锅热腾腾的涮羊肉,也算是到了天堂了,呵呵!

时过境迁,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市场丰富什么都有,反季节的原料也是应有尽有,人们没必要再按季节来安排自己的饮食了,现在想吃啥就有啥,啥时想吃啥时有,这就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具体体现。

虽是如此,但仍忘不了那些老人们最爱的美食“打卤面”和“涮羊肉”。爷爷奶奶们爱,我也爱,呵呵!

北京的打卤面,老式做法很讲究。其做法要求用“三汤、一油、五料”方能勾兑出美味可口的卤汤来。三汤一油既“肉汤、蘑菇汤、黄花汤和花椒油”,五料为“口蘑、香菇、木耳、黄花、白肉”,再配上蛋花加以点缀即可。里面是不加任何豆制品和蔬菜的,如乱加东西,会失去卤汤的鲜美,容易跑味儿,用那些保守的老师傅们的话说;“把挺好的汤给糟蹋了,是不是跟师娘学的呀!”不过,您现在想加什么就加什么,没人在乎你,北京人讲话;瞎吃呗,呵呵!

今天,咱就做这款传统的“京味儿打卤面”,好让京城里的爷爷奶奶们回味一下,也供朋友们作为参考!大炒勺由于是后学的,也是从老师傅的嘴里现学现卖的,如做的不好,请您来多多指点,在此谢过,呵呵!

先说明一下,下面开始练的内容是,面条为自制手擀面,卤汤是纯正的黄花、木耳、蘑菇、白肉打卤。侃了半天,开练!

主要原料;

原料配单;

面团;面粉250、清水100ml

卤汤;干黄花15、干香菇20、干木耳20、鲜口蘑100、五花熟白肉150,肉汤500ml、泡香菇水250ml、泡黄花水250ml,黄酒15、酱油10、老抽3、盐2、鸡粉2(或味精1)、胡椒粉少许、花椒30粒、烹调油20、绿豆水淀粉适量;

煮白肉用;葱30、姜20、八角3

制作方法;

1、先把面粉用清水合成硬面团儿,罩上保鲜膜松弛30分钟备用;

2、汤锅上火注入肉汤,(肉汤制法;在清水里放入葱、姜、黄酒和八角,把汆烫后的五花肉,放入锅中煮五成熟断生即可,此汤即为白肉汤);

3、再倒入香菇水和黄花水,用中火煮开撇去浮沫备用;

4、把香菇切丝、黄花切碎、口蘑切小片、木耳切碎,切好后,把几种原料倒入汤锅中;

5、把白肉切成小片,汤开后也倒入锅中与蘑菇等同煮,大约煮5分钟;

6、所有原料煮5分钟后,倒入黄酒、酱油、老抽、盐、胡椒粉和鸡粉搅匀;

7、最后用适量的水淀粉勾芡,待汤汁糊化后撒入鸡蛋液即可;

8、用手勺炸花椒油,花椒炸香后,滗出花椒不要,把热油泼在卤汤上即可;

9、面卤做好后保温备用。把松弛好的面团儿取出稍揉,然后用擀面杖擀开;

10、把面团儿先初步擀开,然后用卷擀的方法均匀的擀薄,最后呈大的薄片状,面片厚度大约在2毫米左右即可,擀好后,在面片上撒少许扑面折叠起来,用刀切成均匀的条,面条的粗细可按自己喜好而定;

11、汤锅水开后,把面条抖净干粉下入开水锅中煮熟;

12、把煮熟的面条捞入碗中六分满即可,浇上面卤便可享用。

京味儿打卤面特点;颜色金红、卤汤鲜美、椒油幽香、口感浓郁,材料讲究、营养丰富。

温馨提示;

1、打卤可用肉汤、大骨汤、排骨汤等都可以,原汤原味儿最好。

2、京味儿打卤不需要用葱姜等爆锅,只用肉汤等制作即可。

3、严格要求,应当使用泡发的干口蘑味道会更好,可惜目前干口蘑不易买到,用鲜的代替也不错。

4、制作面条可手擀面,亦可抻面都可以,但在北京还是手擀面的多,如制作抻面,每斤干面粉里需加3盐,面要合的软一些,需要饧1小时以上面才好使。

大炒勺的这款“京味儿打卤面”就做好了,好不好您说了算,呵呵!仅供朋友们参考!下面,开吃!

瞧瞧,香喷喷稠乎乎的一大碗,呵呵!

为了清清口,来点儿黄瓜丝吧!

来它一大勺子,多放些肉,真解馋,呵呵!

下一篇

大炒勺的日志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