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搜索

大西北的记忆-陕西烩麻食

安娜主妇
2011/2/10 22:02
       大学,在西安度过,几年的时光,留下许多深刻的记忆。      

       西安的面食,真是让人“长见识”。大街小巷你可以吃到各种风味的面食,有的面条像腰带宽的一点不夸张!这也是陕西八大怪之一,“面条宽的像腰带”。记得当初9月入学,十月一放假回家,妈说我像气球吹了起来,这就是呆在西安的缘故吧,以面食为主食,太养人啦!所以当时的几年中,吃多吃烦了的缘故,特别讨厌面条,回家看到就皱眉头。西安一别十年,在离开后的这十年中,除了同学好友,常想到的仍然是她极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到了南方,反而喜欢面食了。

       这几天老公的感冒稍微好些了,我的嗓子也不太痛了,浑身有了力气,便想自己和面,做一碗西北特色---麻食。麻食,又称猫耳朵面,第一次看到面店老板用拇指搓出一个个猫耳朵形状的面坨坨,一卷卷的堆满了案板,那情景记到现在。

       配料:面粉(自己视人数食量而定)、胡萝卜、黑木耳、金针菇、白萝卜、西红柿、熟肉丝、葱、姜、盐、五香粉、酱油、鸡精、食用油。

      做法:

      1、面粉先用温水拌匀和好,多揉有筋道,可以加一只鸡蛋,加少许盐。盖上湿布醒半个钟头。(面食关键是和面,这是众所周知的,自己和面作出的面条筋道、面色好看、面汤营养。)

   

      2、胡萝卜、木耳、金针菇、白萝卜、葱、姜洗净切好备用,正宗的方法是切成丁。西红柿到最后再放,否则面熟了,西红柿找不到了。(各种食材的搭配根据个人口味,我做面条喜欢放西红柿,红色和橙色食物有助于预防感冒,所以我加了胡萝卜。在西安吃的麻食大部分是素的。)

      3、面醒好了,按一按,不软不硬,可以开始做猫耳朵了,第一次做的人不太熟练,会感觉这是了大工程。面团再揉几下后,分成小块,揉成小点的圆面团,按下擀成圆面饼,可以擀的稍薄些,横向切成长条,再纵向切成小丁,差不多0.3-0.5厘米。我切的不算大。

      4、关键的是这一步,用右手拇指向下、向前按压一个面丁,搓成卷,像小耳朵的形状,试几次就会了,不太难。 熟练了可以两个拇指一起搓。全部搓好备用。

      5、炒锅烧热放油,6成热可以放入姜丝、蒜末,烧出香味,放入切好的肉丝,加少许酱油,再放入胡萝卜等,加盐、鸡精翻炒好待用。

      6、铝锅加水大火煮开后,下入猫耳朵,点两次凉水,开盖煮至9成熟,放入做好的配菜,再煮开,大概10分钟就可以了,西红柿最后切小片放入,这时放营养和形状可以保留,放香葱,完工。

西红柿还是放的有点早,切的片小,快煮没了。这次做的麻食形态一般,不过煮的久,比较入味,味道还是蛮好地。

下一篇

安娜主妇的日志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