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是极富老北京特色的宫廷美食。第一次听说“酪”,是在《红楼梦》中,说的是元妃从宫中赐给宝玉一碗“糖蒸酥酪”,宝玉命留着等袭人回来吃。后来被奶娘李嬷嬷看到了:“这盖碗里是酥酪,怎不送与我去?我就吃了罢。”说毕,拿匙就吃……一个丫头道:快别动!那是说了给袭人留着的……李嬷嬷听了,又气又愧,便说道:“我不信他这样坏了。别说我吃了一碗牛奶,就是再比这个值钱的,也是应该的……”一面说,一面赌气将酥酪吃尽。
据说元太祖忽必烈规定,冰酪只准皇宫享用,做法更是秘不外传。一直到清朝,才传入民间,清同治年间,民间已有卖酪的,大多都是挑着木桶沿街叫卖,这在梁实秋写《酪》中有所体现:“木桶里中间放一块冰,四周围全是一碗碗的酪……卖酪的顺手递给你一把小勺……你用这飞薄的小勺慢慢地取食,又香又甜又凉,一碗不够再来一碗……”
关于酪的味道,有诗为证:
“闲向街头啖一瓯,琼浆满饮润枯喉。觉来下咽如脂滑,寒沁心脾爽似秋”--《都门杂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