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鱼糊粉只吃过,没做过,网上也没查到任何做法。以下纯属个人实验。
若有人知道该是如何制作的,请别笑话。
武汉的早点有名。
心中热干面始终第一,豆皮第二,鱼糊粉大约就是第三了。
别看才第三,那是因为热干面和豆皮太好吃,而且感情更深。
鱼糊粉不是哪都有卖。大概因为制作成本还是高些。
想到第一次吃,是和连一大早6点过江,跑去真正的户步巷吃的。从此只要见有卖就不会走过。
如名字,自然是要有鱼汤,有粉。“糊”则是因为这汤真的黏糊,口感滑腻,味道鲜美。胡椒和辣萝卜不可少。热乎乎一碗下去都会微微冒汗。
其实还有一样不可少的是油条。
没有卖鱼糊粉边上没有卖油条的。就是要把油条撕成小块,扔到汤里泡起来吃。那个美味无法形容。
今天油条就免啦。没的卖也没时间做。做碗鱼糊粉,营养营养我这天天看书复习学数学经济的大脑。
鱼汤好说,至于这“糊”怎么来呢?
背后有个故事:
说在武汉,从前有个老母亲病了。孝顺的儿子这天只捕到两条小鲫鱼,便给母亲熬了汤喝。可又想着总得吃些东西下去才是。所以煮了米粥,拌在鱼汤里。又想着得发发汗才行,所以加了胡椒,给妈妈端了过去。病中的母亲闻着鱼汤味鲜美,便尝了两口。谁知这汤味道不一般,还夹着米饭的香。母亲一时起了胃口,将着碗汤汤水水喝下。谁了一觉,发了身汗,病就好了。
所以想着要拿米汤来做糊。特意用了西米和大米的混合,这样米汤会更粘稠。
鲫鱼这是买不到的。头两天在EDEKA订了三文鱼鱼头。一早去取了回来,就开始动手了。
一个鱼头一碗汤,100g米50g西米一碗米汤,最后就落得两碗鱼糊粉。想想是个怎样的味道。
材料:
三文鱼头 1个
葱白 2段
姜 3片
料酒 少许
西米 50g
大米 100g
盐、胡椒
辣萝卜
葱尖
米粉
1.头天用水将西米和大米泡上。为了米汤更粘稠。第二天煮上米汤。取口大锅,将锅烧热,关火。用片姜擦擦锅底,防止鱼皮粘在锅上。
2.再给油,将鱼头两面煎一会,拿出。
3.将锅中油倒掉,剩那么一层油就行。将葱白和剩下的姜炒香,喷料酒,一直炒到料酒几乎挥发完全。
4.加入一大碗水。烧开。
5.瓷锅在烤箱里预热。将鱼头放入,然后浇上烧开的水。小火带盖炖半个小时。然后开盖转中火继续烧15分钟。
6.辣萝卜切小丁,葱尖切圈。
7-8.米汤煮到非常粘稠。取两汤勺鱼汤和一汤勺米汤,用一个小锅小火煮开。加入盐、胡椒调味。
9.米粉煮好,盛到碗里。浇入煮好的鱼糊汤,撒上葱和辣萝卜,即可。
小贴士:
1.在国内的亲们就用鲫鱼做吧,保证比三文鱼头鲜美。这三文鱼头的汤怎么煮都没鲫鱼的白呢。
2.鱼汤煮的过程中,时不时把漂上来的煎鱼的油撇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