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了瑞儿娘,这次做Brezel要讲Brezel的故事:
巴伐利亚是非常虔诚的基督民族。甚至与问好,都不是说“你好”“早上好”,
而是说“问候上帝”。每个村落,即使再小,也有自己的小教堂,没个阿尔卑斯
山山顶上都竖着十字架。
巴伐利亚人另一个巨大的享受,就是在蓝天白云下,坐在啤酒花园里,边喝着自
产的啤酒,边啃Brezel。
啤酒在巴伐利亚人看来也是虔诚的。因为德国的啤酒文化正是从巴伐利亚寺庙里
衍生出来。原因是,修道士们寻找一种有营养又味道好的饮料,来帮助他们度过
斋戒期。对于中世纪的修道士而言,饮料在斋戒期里是允许的,所以啤酒也是被
允许的,而且是非常受欢迎的。这些修道士门每天可以喝下5升的啤酒。
可是这一切与Brezel有什么关系呢?
Brezel是非常传统的巴伐利亚发酵点心,而它传递着虔诚的信仰。仅从名字和形
状就已经证明了这点。“Brezel”是从意大利语“bracciatelli”而来,意思大
约是“小的臂膀”。“Bracciatelli”在七世纪时被意大利的修道士用来称呼一
种烘陪点心,那时候这种点心是用来表扬鼓励学生的。形状的灵感来自学生的姿
势。中世纪的时候,当人们祈祷时,手臂是交叉着放在胸前的,手放在另一边的
肩膀上。
13世纪的时候,Brezel开始走进德国,那时候是叫“Brezzitella”,是种甜的点
心。而咸味过碱浴的Brezel是在巴伐利亚19世纪时第一次出现的。1839年Wilhelm
Eugen 拥有一个咖啡店,服侍当时公爵Johann Eilles的早餐。有一次,当他咬下
一口Brezel时,发现它是咸的。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其实是因为失误!咖啡店
里的小学徒将用来做清洁的碱水当成了糖水,刷在了这个Brezel上。人们发觉咸
的,过了碱水的Brezel也非常地好吃,尤其是与啤酒一起搭配时。所以很快,这
种Brezel在巴伐利亚传播开来。
做法完全与第一次相同。见相关日志。
材料:6个
高筋面粉 400 g
干酵母1袋,6 g
温水 约210 g
盐 1茶勺
糖 少量
粗盐
小苏打 3勺
1. 将面粉、盐、糖和温水混合均匀,揉成光滑的面团。水不要一次倒入,因为面粉不同,环境不同,需要的量也是不一样的。成了光滑的面团就好了。
3. 面团在温暖的地方发酵约1小时。
4. 分成6个剂子,搓成入图4,两头略粗,中间粗,靠两头的地方细的形状。
5. 如图5和6,打个结。放在铺了烘陪纸的烤盘上,继续在温暖的地方发酵30-60分钟。
7. 将小苏打与1L水混合,烧开。
8. 将面包用漏勺,小心地放入滚水中。注意这里水保持有些沸腾就可以了,不要太烧开。而且要注意泡沫,很容易溢出来。两面都泡进去煮,每面约1分钟的样子。
9. 煮好的面包,在粗的中间部分,用尖利的刀划口,撒上粗盐,放入预热好的烤箱,190度,20分钟左右,即可。
只是这次用面包机做的面团,面条搓得更长,得有快半米。如此松弛后,Brezel的形状终于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而这次又比上次烤得更好。瞧那小面包的花爆的。
划花的时候可以划长些,这样可以爆朵很大的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