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十八浇头之“双汆儿面”
小弟,你吃面了吗?
这是今天下班后回到家,放下公文包,先去溜我的大黄狗,被关了一天的大黄很高兴,欢快的和我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遇见邻居姐姐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吃面了没有!我傻傻的问;大姐,今天是你的生日?大姐也笑了;傻小子,今天是夏至,你如没准备,我家有,姐姐给你拿一些。她的一句话猛然提醒我,原来“夏至”到了!
黄河流域一带,自古就有“夏至”吃面的习俗,北京也不例外。北京人对吃面很讲究,倒不是那种奢侈的讲究,而是吃法很多。各种面条就很多,比如;抻面、擀面、板儿面等,有粗的、细的、宽的、窄的,圆条的、扁条的等等。浇头就更多了,什么炸酱、打卤、芝麻酱以及各种汆儿。开始我并不在意,后来经细细研究和了解,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里面的文化内涵可深奥呢!
你要问起北京的老人,到底吃面的浇头有多少?大多回答你,当然是“十八浇头”了。其实,通过了解还不止这些!有些我在日志里早已介绍过,今天就先简单概述一下老北京有关“汆儿面”的吃法。
“汆儿面”实际就是不勾芡的一种卤面,它最适合“夏至”以后食用。把煮熟的面条用凉水过的凉凉的,浇上各式的汆儿,吃起来那叫一个爽快,呵呵!打卤就不行了,勾芡后粘糊糊的,不适宜吃过水的面条。
“汆儿面”的鼻祖,其实就是北京人爱吃的一种“花椒汆儿面”。相传,他是来在王府的一种吃食,做法很简单,就是先用油炸花椒,把花椒炸香后,放入适量的葱花和酱油调好味道,用它拌面就可以。它的主角儿是配很多蔬菜的面码,吃起来即爽口又开胃,正适合入夏时分来食用。
后来,从“花椒汆儿面”中又派生出“羊肉汆儿面”、“牛肉汆儿面”、“肉丝汆儿面”等等,这些是肉的,还有素的汆儿面,比如,“木须汆儿面”、“扁豆汆儿面”、“茄子汆儿面”、“尖椒汆儿面”、“榨菜汆儿面”等等,共有“十八浇头”之说,呵呵!
今天,我做了十八浇头中的两种浇头,所以叫做“双汆儿面”,吃起来凉凉的,可爽了!做好后,给邻居大姐端了一碗,她都吃完饭了,结果又吃了一碗,她讲话,经不住诱惑,因为,比她做的好吃,呵呵!擦黑儿时分,我正在上网,可隔窗往楼下看看,邻居大姐还在那里遛弯儿呢,可能吃撑了正在消化,呵呵!
这两款“双汆儿面”是,传统的“花椒汆儿面”和“木须汆儿面”,主要做法如下;
━━━━━━━━━━━━━━━━━━━━━━━━━━
主要原料;
原料配单;
主料;鲜蛋面400克;
配料;黄瓜丝、豆芽菜各适量;
花椒汆儿;花椒3克、葱花20克、鸡粉2克、酱油30克、清水50ml、盐3克、烹调油适量。
木须汆儿;鸡蛋3个、水发木耳70克、西红柿350克、酱油20克、盐2克、鸡粉3克、葱花15克、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
花椒汆儿制作;
1、先把花椒炸香;
2、花椒炸香后下入葱花;
3、葱花煸出香味烹入酱油;
4、酱油煮开倒入适量清水;
5、水开撒入盐调味;
6、撒入少许鸡粉提鲜;
7、放入鸡粉后便可出锅,花椒汆儿制作完成。
木须汆儿制作;
8、炒勺里注入油烧热,油热倒入蛋液;
9、把鸡蛋炒至凝固定型后,放入葱花;
10、葱花爆出香味儿后,倒入西红柿和木耳翻炒;
11、然后再烹入适量酱油炒匀;
12、去掉生酱油味儿后,倒入适量清水;
13、水开,撒少许盐调味;
14、再撒少许鸡粉提鲜,炒匀便可出锅;
15、花椒汆儿、木须汆儿制作完成,面码备齐,然后开始煮面;
16、汤锅水开下入面条煮熟;
17、面条煮熟后,用凉水过凉;
18、把面条滗净水份,先浇上花椒汆儿;
19、然后浇上木须汆儿;
20、放上自己喜欢的面码;
21、在食用时拌匀即可。
━━━━━━━━━━━━━━━━━━━━━━━━━
此面特点;色泽美观、椒香浓郁、味道多样、咸鲜滑爽。
温馨提示;
1、浇头可按自己喜欢的做,木须汆儿里还可放些肉,如喜吃辣,还可在花椒汆儿里放些青尖椒丝、榨菜丝或肉丝都可以。
2、面条使用机切面、挂面都可以,手擀面会更好。
3、面码可按自己喜欢的来搭配。
大炒勺的这款京味儿浇头“双汆儿面”就做好了。吃起来鲜香滑爽开胃,很不错!供喜欢的朋友们做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