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搜索

在杭州九溪“杨梅岭”吃到了最美味的【梅干菜烧肉】、【鲜笋炒肉丝】和【白米饭】

璐稔 发布于 2012/1/13 15:30
 
 
接上篇

一、(点击文字进入晒晒“我的2011年末性价比最高江南游攻略”(一) —— 西湖、断桥残雪、小瀛洲、三潭印月

二、(点击文字进入:到杭州不吃【虾爆鳝面】,等于没到杭州一样 —— (45图)搜食杭州百年老店【知味观】

 

就在我和妮子为西湖的美景啧啧艳羡时,一位杭州市民模样的阿姨主动上前问,你们是来旅游的吧!

在得到我们的肯定回答后

阿姨又说了

喔哟!这里有什么好拍的

我给你们说个风景好的地方,那里拍出来才好看。

九溪晓得伐?

景色老好了!

我们杭州人平时没事就去那里,那里空气好、水也好,爬爬山、看看水

要去的话,我告诉你们怎么坐车子。

 

来杭州这几天,我们每一天都感受到杭州人的热情和好客

之前在网上看过相关九溪的介绍,所以当阿姨给我们竭力推荐的时候,我和妮子也丝毫没有防备

决定临时更改行程(本来打算去西湖几个比较著名的景点,比如柳浪闻莺、比如花港观鱼、再比如苏堤春晓,都还没有去),去了九溪。

 

按阿姨的指点,从西湖边坐K4路直接抵达九溪十八涧终点站。

中途经过柳浪闻莺、浙江大学之江校区(这个大学被誉为“最美校区”。之后会开贴专门介绍)、六和塔……

 

杭州的公交K字打头的,都是空调车,冬暖夏凉,投币2元,刷卡1元。

 

 

到了九溪站,我们下车一看,嘿!这是神马地方,感觉就是一荒郊野外,看的我心里哇凉哇凉的,连拍照的心情都木有啦~~

不是说这里九溪十八涧风景秀美,如烟似梦么

我跟妮子说,肿么咱俩陕西大秦岭七十二峪没爬够,千里迢迢坐飞机跑杭州来做驴友喃!

 

期间都没有拍照,回来后翻照片,到九溪后直接就从下面这张片片开始了

九溪门前停了几个面包车,估计都是黑车,一见我们就上来揽客说,拉到九溪烟树,每人10元

既然来都来了,九溪烟树作为杭州新十景,能差到哪儿去

我就不信了,上车,出发~~

 
 
 

时间不长,九溪烟树就到了。

 

 

因为每逢雨后,八觉山峭壁上的树林就会袅袅升起烟雾,淡淡隐入空中,山水仿佛沉浸在仙境里,所以就有了“九溪烟树”。

 

远处的桥上有拍婚纱照的新人,把隆冬十二月的九溪映衬的更加静谧、安详、美的如梦如幻。

 

 

啊哈,九溪的小瀑布,在九溪也算是一景。

 

对于看惯了我们这些在秦岭大山里随处可见、高可几十丈许的大瀑布和冰挂的北方娃来说

 

这个小瀑布实在是太那啥,mini了!和杭州的其它东西一样,秀气、精致、可爱。

 

 

十二月的九溪,瀑布和溪水都不大,一潭碧水倒也绿意盎然,和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和谐美好。

 

 

走过九溪烟树后,是一个岔路口。

一条是往龙井村,一条是往杨梅岭

如果去杨梅岭,那就不会经过真正的九溪十八涧山谷。 
我和妮子沿着山路一路前行,应该就是“乾隆御道”了,传说是当年乾隆走过的路,路比较平整好走,一侧有小溪,路两旁都是高高笔直的水杉,郁郁葱葱,景色很好。

因为错开了旅游高峰,所以人非常的少,偌大的一条路上,只有我和妮子走,深深的吸一口富含氧离子的空气,用满眼的绿色洗洗眼睛,还有什么可以埋怨和抱怨的呢?

 

(看过网上的攻略说,如果你是冲着九溪十八涧名头来的,这条路走走就可以返回了,因为另一条路才是九溪十八涧的“王道”。路是石子铺成,没有乾隆路好走,树也不如乾隆路的漂亮,可是一路走下去,有横过来的九条溪水,两旁还有农民的茶园,这才是真正的“九溪十八涧”!走完这条路大概要40多分钟,尽头就是著名的龙井村了。)

 

 

 

中途还经过一个叫“里安寺”的地方,没有进去,继续走走停停,走了大概半个小时吧,就看到一些白墙黛瓦、高低错落的村子,周围都是大片的茶园。

 

一块大石头上刻着红红的三个大字“杨梅岭”。

 

杨梅岭是“国家礼品茶定点单位,也是西湖龙井茶基地一级保护区”,我咋知道滴?

牌子上刻着呢。杨梅岭村这个名字源于宋代。传说当时有位姓金的老婆婆住在岭上,种杨梅为生,被誉为“金婆杨梅”,这金婆杨梅是白色的,味道甘美,杨梅岭村因此得名。可是岁月流逝,如今的杨梅岭村早已不复当年盛况,“金婆杨梅”早已失传。

 

 

这个村子看起来很富足,家家盖的二层小楼,花花草草点缀其上,小狗见人就往上凑。

 

 

 

 

看到几乎家家门口的墙壁上都悬挂有“平安家庭示范户”、“洁没庭院示范户”的牌匾,

 

作为景区管理,我觉得杭州做的非常到位,一个景区是否成熟,主要看周边的吃住游是否规范有序。

 

 

在杨梅岭,一样有一位大姐上来搭讪说,你们是来玩的吧?

到我们家喝喝茶!我们家茶很好的唻,不买也没关系,上来坐坐嘛。

看大姐面善和气,正好我们也走的有些渴、有些累了

坐坐无妨。

院子里种了几棵大大的桂花树,来的不是季节,我想八月份来的话,应该是满村都是丹桂飘香吧!

 

 

 

大姐给我们一人泡了一杯龙井茶,当然不是免费的,一人10元,随便喝。

我是不太喝茶的人,所以除了观外观,碧绿养眼,闻其味,觉得清香,入口,清冽甘醇,我词穷!

茶水清澈、色泽嫩黄,不是我想象中的翠绿,说最好的茶叶绿中显黄,似翠非翠,扁平挺秀,光滑匀齐。这种茶叶在二月份后就开始采摘,第一道茶味道最好,通常被定特级茶。清明前龙井茶叶都是嫩芽做的,一叶一芽,泡在杯中,均匀成朵,茶水自然是嫩黄色的了。清明后叶子长大了,绿色素增加,泡出的茶水就有点发绿了。

 

 

 

 

她们家有十亩茶园,每年除了上交的,剩下的就自己卖,到收茶的季节要雇人的

家里的房子盖下来花了40来万吧,除了自家住,还兼做旅店。每年收入10来万,感觉很轻松的口气,俺揣测10来万还是有所保留的哈。

 

提到现在的生活。大姐的满足与幸福溢于言表,不晓得为什么,杨梅岭村给我的整体感觉可以用两个字来描述那就是——“和谐”

不是报纸上、电视里天天喊的和谐

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平淡、幸福与满足

归根结底,和谐这玩意,是要拿经济说话的。

 

 

随大姐来到了她们家,一样的黛瓦白墙小二层。院子里支一个晒被子的不锈钢架,大姐说,儿子媳妇孙子周末要回来的,把被子拿出来晒晒,然后又一指阳台,说,衣服也都洗好晒好的,等他们回来穿。

院子的墙上还挂着一只大大的风干的酱鸭子我明明拍下来的回来后翻看照片却怎么也没找到(终于有一个标点了)说也要等到过年时,儿子媳妇都回来了吃(不要太幸福哦!)

 

 

杨梅岭现在是很多杭州人周末或者节假日成群结队,开车来玩的地方,喝茶、吃饭、搓麻、爬山、聊天、遛狗,类似很多地方的“农家乐”。

 

 

我们问大姐家可以点餐吗?大姐说我们家没有,要到邻居家,邻居人也很好的,说话间,叫来一个小伙子,手里拿的菜谱,因为我们只有两个人,所以只点了两个菜,梅干菜烧肉和笋丝炒肉(终于说到了今天的主题)。

 

可怜正是饭点,回头翻看这些图片真的是遭罪哦!折磨哦!太想再去吃一次啦~~

 

 

梅干菜做法和我们平在家的做法不太一样,和在西塘“老品芳”吃到的梅干菜烧肉,口感也不太一样,肉色更深,烧的更干一些,口感也不是那种软软懦懦的,而是外皮干脆,内里软糯、香香的,油脂都逼了出去,吃到嘴里不显油腻,回味悠长……

 

梅干菜也一定是当年新鲜晒制的,虽然嫩但又有嚼头,和肉烧在一起真是绝配!

吃的时候我就一直一直想,说啥也要背些当地的梅干菜回去!

 

(秋末冬初,菜园里的芥菜抽了苔,姆指粗细,顶带花蕾,形如秋萄,脆嫩味甘。这时,摘下菜心,晾挂几天。待叶子变软时,放进盆里,撒上盐,用手揉搓,等渗出一些菜汁时,便装入陶瓮,码放一层撒一层盐,装满后用芥菜叶或竹笋壳把瓮口封严。过了十天半个月,取出晒干,便成职色泽金黄,咸酸味甘的霉干菜。 )

 

 

 

 

这里不能不重点说一下下图中这碗【白米饭】

 

让我想起了物质匮乏年代,一年里为数不多的几次吃白米饭的经历

那个时候的白米饭真是香啊,东北大米粒粒饱满、洁白清亮,米香透着油香,好那滋味几十年都难忘

没想到在杨梅岭的农家吃到了。

 

 

夹一块肉放在洁白的大米上,不忍下口,好吃到想哭的赶脚,去吃过的童鞋,你们懂的……

 

老板说,不是本地产的大米,本地产的不好吃,买的正宗东北大米,我们自己也吃。

 

 

 

 

笋丝脆而入味,好下饭。之前总觉的江南人做菜也好、做汤也好总离不了笋,冬笋、春笋、笋干、扁尖,没觉的特别好吃,但今天这道无名农家炒出的“鲜笋炒肉丝”彻底颠覆了我对笋子的认识。

 

原来笋丝可以如此好吃的。脆脆的、鲜鲜的、又香又嫩,搭配肉丝来爆炒,简单、清爽、好味道

唉,口水滴滴答~~

 

 

 

 

本来不太饿的两人,每人又去添了一碗白米饭,两个菜吃的一丝不剩,O(∩_∩)O哈哈~

 

连饭带菜总共花费54大元,贵不贵?

 

 

杨梅岭村怎么能少得了杨梅呢,转眼一看,墙角的柜子上还有自家泡制的杨梅酒,如血般的嫣红色~~

 

 

 

 

 

吃晚饭,当地一辆私家车正好要进城办事,每人5元,把我们搭到公交站点。

 

 

沿途开车的美女还特意停下来,让我们拍茶园、民居、还有随处可见的桂花树。

并没有网上说的强拉、欺骗游客去买丝绸、珍珠神马的。

包括之前喝茶那家的大姐,也是一样。

 

因为杭州表弟已经给我们买好了茶叶,所以当我们除了每人10块钱的茶水钱外,也没买她家的一分钱的茶,那大姐也只是笑笑说,没有关系,神情平和,没有那种急功近利的商业气息。

 

后记——



事后听去过的朋友的说,矮油!你们中了人家的连环套啦!

果然,爬上网一搜,关于九溪茶农坑人的帖子不少

随手点进一篇名为“杭州九溪茶农骗术防不胜防,外地游客手拿地图不慎中招”的帖子

看过之后,我和妮子不禁哑然失笑

O(∩_∩)O哈哈~

简直是一模一样的克隆版本!

 

从在西湖边被市民模样的大婶或大姐忽悠乘车到九溪,到被黑车一路拉到九溪烟树、杨梅岭、龙井问茶

途经神马卖价格比城里便宜老多的丝绸和珍珠商店

过程都是一样一样滴

 

本来,我是不想把人都想的那么坏,其实也不能说是坏,只是一种推销手段而已。

再说了,旅游景点宰人、以次充好、价格虚高、在全国哪哪都有,心里应该有这个承受度

你要当玩呢,买些当地的特产、小礼物回去送人,是个心意

不要过后又哭爹喊娘、嚎叫上当受骗

 

钱在你自己包包里

掏不掏,也木有人拿枪逼着你,你意志不坚定,别都怪别人

 

客观的说,一路的感受还是不错的

事后证明此次的九溪之行也还是值得的

给我和妮子的杭州之行留下了非常美好的记忆

花钱要花的舒服,花的心甘情愿。

 

所以,想跟各位好朋友说的是,出门旅游,感受很重要。

什么事情都计较就没意思了,起码去九溪、去杨梅岭这一路的旅游感受很愉快、茶农大姐也推销她家的茶叶,但买不买在你,也不强迫,很随意,喜欢喝茶的朋友买点送人,价格也还好,花点钱也值了。

 

也不是我个人甘愿上当受骗当冤大头。关于网上关于九溪的一些负面言论,可以信之,但从我个人这次的九溪之行来说,我感觉沿途风景很美,到农民家喝的茶,吃的饭也很可口,那碗梅干菜、笋丝炒肉和白米饭令我回味不已……尤其白米饭,每位2元,随便吃,不限量。有的男同胞一次吃5、6碗,7、8碗的都有。是那种小时候吃到的真正的东北大米,粒粒晶莹、饱满、油香筋道。

 

对于吃货们来说,到了杭州,可以不看景、可以不买茶、但绝对不能不吃当地的农家饭

在杭州九溪“杨梅岭”,我吃到了最美味的梅干菜烧肉和白米饭,从此吃货安心了。 



感谢分享:)

 

下一篇

璐稔的日志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