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搜索

【传统裹蒸粽】 肇庆人民那曾为贡品的的裹蒸粽很销魂

淘居然 发布于 2012/2/1 10:27

 

端午节包粽子自是流传不少于千年了!但是广东的肇庆,更流行过年包粽子!而且历史也相当的悠久。

其实不是粽子,是大粽!一个至少得有一斤以上,以前包的至少有两斤以上,现在大家不缺衣少食,粽子比以前的袖珍多了!不过相对外面大家包的粽子还能称得上是“巨大”!入馅的猪肉以肥瘦相间的为上乘;要加五香粉、曲酒作调料,以使馅味醇香、肥而不腻。当然还会在其中加入冬菇、鸡蛋、腊肠,蛋黄等,各家自由馅。

肇庆的粽子不称粽子,我们命其名曰:“裹蒸”,也叫“裹蒸粽”!

据说裹蒸曾是古代皇帝贡品

 

  

裹蒸历史悠久,南北朝包裹蒸已成地域风俗,很多史书、古诗都对它有所记载或描述。
《南史》就曾记载南北朝齐明帝吃裹蒸趣事:“太宫进御食。有裹蒸,帝十字画之,曰:‘可片破之,余充晚食’。”这表明裹蒸在当时已经成为“贡品”、“御食”,而皇帝对它的喜爱和珍惜,也说明裹蒸在当时已经颇为名贵。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写的《十月一日》诗曰:“有瘴非全歇,为冬亦不难;夜郎溪日暖,白帝峡风寒。裹蒸如千宝,焦糟幸一拌,滋辰南国重,旧俗自相欢。”学者推断,民间每年入秋后食裹蒸的习俗在云贵高原由来已久。而汉代古端州与云贵高原同属“南蛮之地”,风俗习惯有很多相同之处。后来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此和睦相处,肇庆人民吃裹蒸的习俗大概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裹蒸有四个特别的地方区别于大家常见的粽子:

1 外形硕大,棱角明显,金字塔形状,重量至少在一斤以上!

2 粽叶要选用具有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肇庆特有!普通粽子也太小,无法包制!

3 上好的当年去壳绿豆是果蒸的独有配方,绿豆和糯米的比例是1:1,或者1:2.

4 明火煲煮时间长,在十个小时以上,十二个小时左右,至糯米、绿豆、猪肉完全融合为止,吃起来香糯醇厚,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这里,端午包粽子,过年包的是大粽裹蒸,包果蒸用的是咱们肇庆自产的冬叶。

这种叶子硕大,清香,与一般的粽子叶不同!肇庆很多地方的农民会自己种植,就为了等待过年一次包粽。(当然,肇庆现在也有很多专门制作裹蒸粽的店家,所以也需要爱常年供应冬叶!)

 

居然最爱那黄灿如金的绿豆和令人销魂的肥肉!再喝一口乌龙茶,此刻的人生甚是得意啊!

过年到底要包多少裹蒸!?

过年到底要包多少裹蒸!?

肇庆人过年送礼,一般情况下都会有裹蒸,少则两三个,多则十几个!所以,肇庆人过年都会包裹蒸!

裹蒸的量多数以过年家里走访的亲戚划比例,今年居然家里包的不算多,裹蒸包了大约八十只,普通的三角粽子包了大约50只,长粽子包了大约三十只,数量不算多,但是重量倒是不少啊!

所有工序加起来还不止24小时了!

是包裹蒸粽不能少的模具别以为有了模具就会很容易,要包出标准的有棱有角的金字塔型的还是不容易啊!

四五十斤的糯米,只能这样洗!图中勤劳的双手是俺老佛爷的!

                                            脱衣后的绿豆,颜色十分招人喜爱!

可是,这挑、洗绿豆是个挺折腾人的活,

1 挑的要是当年的新鲜绿豆,不是新鲜的不够香糯

2 洗的绿豆要一直洗到水清澈不浊,水不够清的煮出来的粽子不经放,洗的足够干净的绿豆煮出来的粽子放一个月都问题!

居然家里的出品:传统肇庆裹蒸粽

材料:冬叶十斤,糯米五十斤,绿豆二十五斤,席草一大匝。猪肉,花生香芋等各种馅料任自己调配。也可以加入咸蛋黄,腊肉,排骨等,五香粉,精盐,油适量。

步骤:

1 准备好所有材料,糯米、绿豆洗干净后调入少量油和盐入味,花生煮熟,猪肉用五香粉炒香,冬叶和席草煮过后洗干净,
2 准备好模具(没有这个模具可用碗代替)放入至少三片以上的冬叶,放入一大勺糯米,一大勺绿豆,然后放入花生,香芋,猪肉等自己喜欢的馅料

3 再倒入一大勺绿豆,最后铺一层糯米(两勺)四角压实,表面熨平,不平的会东倒西歪,或者棱角不清晰!

4 四个方向对折,压实,脱模

5 用席草绑好即成。

6 全部包好后放入大铁锅,明火煲煮12个小时左右即可食用

 
 
下一篇

淘居然的日志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