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这个5,6月时节,人就没什么胃口,可是,民以食为天,总是想点法子来让自己能吃,做些红红绿绿的小菜,让其“秀色可餐”,这才是正道。
春夏之交,也湿热交替的季节,这种天气环境,最合适菌类的生长。咱跟食用菌有缘,从高中阶段的“学工,学农”,在学校里培育草菇,到下乡做农民时,在昏暗的岩洞中种植白磨菇,都为学校及知青点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当然,咱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那些刚收获的菇类,自然就是咱能吃到最新鲜美味的菌类了。讲起吃菌,最难忘的一次:在途经云南墨江时的一家路边小食店,当地的食店是将当天能做的菜式的所有食材都摆在一张长台上,让客人自己去挑,有点像广州食店中的鱼池一样,即点即做的。长台上,所见的不多,剩下的,有几堆叫不出名儿的疏菜,一株硕大的白菌,以及一盆猪肉,不明白的疏菜,怕味道不对,不敢乱吃,就问那株菌,店员说是鸡苁,咱也是“闻其名不见其人”,这次看到,当仁不让,就让店里用它做个最简单的水汤,此时,只见店员用手将鸡苁撕开成段,再在那盆猪肉上割出一小块瘦肉切成肉片,当锅里的水开时,将鸡苁先下,再放入肉片,瞬间就是一大碗水汤出现在咱的面前,再叫上店家煎上两只荷饱蛋,用汤送下。哈哈……那种感觉,就是一个“鲜”来形容。用野生天然菌类的做出来菜比现在街头巷角自诩为“天天从云南空运”的菌子做出来的,天与地的差别。就像现在用大棚及棉籽壳,破棉絮种出来的菇的味道,感觉就是AA鸡与土鸡之间的那种差别是一样。
闲话少扯,返回正题。
材料和做法:
1、 绞肉馅约150克,用适量的盐、糖、淀粉腌好,顺着一个方向拌搅肉馅上劲。
2、 鲜香菇200克,洗净去蒂柄。注意,要留一小段蒂柄,以便对肉馅粘连。
3、 小塘菜200克,洗净备用。
4、将香菇放入已烧开,放有三片姜片的锅中氽水,以去除鲜香菇的腐味。
5、将香菇盛起,沥干水。
6、将晾冻后的香菇摆在干净的布巾上,包裹起来,轻挤它们,让香菇中多余的水分挤掉。
7、将肉馅酿入已经挤干水份的香菇有蒂柄的一面,用手指轻拨肉馅成型。然后,手指再沾点清水,轻抹肉馅的表面,使其光滑平整、水润、美观。
8、将酿好的香菇摆好装碟,放入锅中,盖上锅盖猛火蒸七分钟熟透后取出。
9、用一小碗,将步骤8蒸出汁液盛着,让它在晾冻后,加入适量的淀粉,做一个薄芡汁。
10、将蒸酿香菇的水继续烧开,放入约10克花生油,适量的盐,然后将小塘菜倒入锅内氽熟捞起装碟。
11、分别将小塘菜,蒸熟的酿香菇放入碟内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