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普宁豆干是豆腐中的一种,只不过它的吃法做法比豆腐要精致麻烦一些。普宁首先制作豆干的是燎原镇光南村人,早在明朝初期就学会制作豆干了。元朝末年,群雄并起,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之后,他的军师何野云 (人称虱母仙)流落到普宁一带。他除了会为人选地建房、造寨门、修坟墓之外,还有一套制豆干的手艺。当时,光南村的二世祖母逝世,请何野云选地造墓。同时他也教光南人做豆干。从此,光南村人便制作豆干到市上出卖,制作豆干剩下豆渣,便用来喂猪。因此,制作豆干和养猪便成为光南村六百年来的主要副业。现在,普宁会制作豆干的人很多,有些村庄的制作技术已超过了光南村。在城镇乡村中卖豆干的小摊和小食店星罗棋布,并已将此小吃引进潮汕各地以至海内外的所有潮菜馆。普宁豆干的主要原料,有大豆、薯粉、石膏、卤水、清水等。而普宁是一个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番薯黄豆是农家常种之物,所以做豆干于普宁人来说,便可以就地取材。其制作工序是磨浆、除渣、煮浆、配膏、试粉、掺膏粉、拌和定卤、包块、压块、煮熟,有的煮熟后还用栀子(俗称“黄枝”)上色。制作普宁豆干的最大特点是要有适宜的水质,普宁地处丘陵,依山傍水,所以普宁的水质都十分的清澈甘甜,有如山泉水一样的甘美,这样的水做起豆干来,十分的合适。普宁豆干的吃法有煎、焗、炸等。煎,即是把豆干切成小块,在鼎中煎之后,渗入韭菜,这是农家俗菜“豆干压韭菜”,吃起来有豆干的豆香味又有韭菜的清口味,十分可口;焗,即把豆干切成小块,放于锅,加少量清水,加油炸过的少许鱼脯、几段蒜白,或至水滚开后,加一些瘦肉片紫菜几段小芹末,这样焗成的汤,清香清甜,十分的美味;炸,是最具盛名的,即把整块豆干放入滚开的油鼎中炸,豆干一入油鼎,便开始冒泡,滋滋作响,片刻后,炸涨,皮呈赤黄色,即可捞起,刀切成四小块,此时见到的豆干是外焦内脆,白汽腾腾,用筷夹起,蘸上生蒜头、韭菜盐水或加上辣椒的卤咸汁,煞嘴可口。因普宁豆干外皮柔韧、内肉嫩滑,油炸更甚之,皮酥脆、肉嫩滑、尝之又脆又软,香味久存唇齿间,令人百吃不厌。人们只要 诗一首 潮汕文人张华云有诗《油炸豆干》:
脆皮嫩肉气腾腾,蘸以香椒热辣萦。
难遽下咽频转动,待吞落肚汗微生。
宜将温酒三杯下,却把虚荣一笑轻。
美食珍馐随处有,家乡风味最牵情。
另一位文人洪潮也有咏豆干之作《炸豆干》:
村前路口一摊摊,油热炉红炸豆干。
酱辣天寒头冒汗,品尝不论民共官。
享有盛誉 普宁豆干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
国外也是名菜。如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等地都有普宁华侨经营豆干生意。1986年10月,普宁鱼新村侨胞叶智坤先生,从加拿大回国探亲时,特地请家乡会制作豆干的人,教他制作豆干的整套技术。原来他准备回加拿大后要经营制作豆干的生意哩!
趣话 普宁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吃到普宁豆干,普宁豆干也就成潮汕菜的一个品牌。于普宁的哪一个大众饭店,一进去,便可以吃到普宁豆干。豆干饭,也成了许多饭店的招牌,以此来拉揽生意。普宁豆干也是普宁民间一道家常菜,于墟,于市集,于乡镇的每个角落,都可买到。经常的,也可在农村的村前巷尾,听到有小贩在叫卖,豆干,买豆干……普宁豆干不仅在潮汕享有盛誉,而且在国内外也很为有名,于深圳广州的潮菜馆,于省外的潮菜馆,人们都是可以吃到普宁的炸豆干的。国外的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等地,也有普宁华侨经营豆干生意。
(摘自百度)
材料:普宁豆干10块 葱一小把
做法:
1.将豆干洗干净,用厨房纸抹干水!
2.油烧热,将豆干放入油锅中炸至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
3.葱切成末,放入适量的食盐后倒入适量的沸水拌匀就可以了!
4.把炸好的豆干一分为二上碟!
小贴士:
炸豆干的时候,不要急着去翻面。要等一面炸金黄再去炸另一面,这样才不会弄碎成品也会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