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翻毛月饼”。何为翻毛?翻毛指的是多層次的外表,以油皮和酥皮層疊而成,輕輕一掐,表面會有如羽毛般的片片剝落,因此命名為翻毛,其色澤通身雪白。屬於北方口味的翻毛月餅,因要製作出多層次,且外皮質感需像棉紙般綿細、薄嫩,尤其需要功夫,目前僅剩些許老店製作。
另一说为:翻毛月饼为京式糕点“出身”,清朝盛期,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劳勃生路(今长寿路)一带也已流传。相传此月饼刚出炉放于桌上,轻轻拍打桌面,酥皮即能飞起如雪白鹅毛,浅尝一口,不黏不硬,鲜香软糯,慈禧甚爱,赐名“翻毛”。
总之,翻毛月饼的确属于京式月饼,酥油油皮类。至于做得是否有羽毛般轻巧,就看制作的功夫了。再有翻毛之所以叫翻毛,是因为其外皮层次细密,面皮与油酥层次多,可以轻易见到一层面皮一层酥,如果一般绿豆凸的层次有15层,那么翻毛的就有25层左右,外皮只要稍一用力就会小片小片的剥落,像一根根翻飞的发浪,因此叫翻毛。(摘自网上诠释)
了解了“翻毛月饼”的来历,也就能想象其制作的难度。就是因为其与众不同,所以特别想试试,去年试做过两次,但都没能成功。原因有二:一是制作配方不太准确,二是火候掌握程度不到位。
今年的中秋就快到来了,做“翻毛月饼”的欲望又渐渐抬头。最近在网上看到网友制作的“酥皮蛋黄月饼”,从其成品照片中,看到了“翻毛月饼”的翻毛效果,即随之将其配方收藏,并仔细研究;再有就是自己家的烤箱是“火气旺”一族,凡是按原配方给的温度烤制,一定是过火形象。所以,这次在研究配方的同时,我将烤盘的上下都加了锡纸隔温,并将原配方给的温度降下20度左右,并在烤制的过程中,守在炉旁观察,调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啊!这次成功啦!
配料:
油酥:低筋面粉100克 水油皮: 低筋面粉100克
猪油50克 猪油 20克
牛奶 48克
馅料:五仁馅(甜)
肉馅(咸)
步骤:
1. 分别将油酥面和水油面和成光滑的面团,并分别分成10个等分;
2. 用水油皮包裹一个油酥;
3. 将每个包好油酥的面团擀成椭圆片,然后卷起,搁置松弛15分钟;反复这一动作三次;
4.将松弛卷起三次后的面团轻轻擀成圆片,包好馅料,用圆形模具整形后放入铺好烘焙布的烤盘中;
5. 用适量红曲粉兑水成液,用棉签蘸着在饼呸上点出红点装饰,入预热150度烤箱烤制20分钟。
请根据自家烤箱的特点调整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