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己的第一双鞋,就是木屐,穿着它,走着大街、小巷。咱老家是个小镇,镇上老街都是用长条形的花岗石铺砌,年代久远,在上面行走的人多了,使得每条长石的边沿磨平了边上的棱角,石面都显得圆溜,穿着木屐在其上走着,发出“得…得……”的声音,人们也可以从这走路的鞋声中猜知那人的走路姿势及神态,还有一种似救护车上发出的笛声功效:通知前面走路的人,后面有人跟上来了,得小心……。
到了做饭的时辰,老妈子在洗菜时,忽然想缺盐少酱油,就会命俺“……,快去‘胜记’咸杂铺打些酱油和买些盐回来。”俺会走到她跟前,看着她在擦布上擦干净沾水的手,然后翻起外衣的一角,再在内衫上的某个小口袋上掏出几分钱或者一毛钱,递给我后,再加上一句:“别贪玩,快去快回!”
不负老妈子的“重托”,在街上留下了一连串如马蹄踏地的声音,一条长街,也就是两百米左右,很快就到了咸杂铺,店面很小,老板和伙计都是同一人。街上的人家不多,来来去去就是那么百十户的,老板心细如发,大都知道是那家的小孩,会叫出其名字来,有时手头紧的,也会有赊欠的时候,……那时瓶装的酱油是奢侈品,一般也是买散装的酱油,坛坛罐罐的,有酒、各式的生抽、老抽、枧水等,再就是在旁边挂着一排用竹筒子做的,一端是完整定量的竹筒子,另一端则是用连着的竹壳做好的抓柄,这种勺子,有一两、二两、半斤和一斤的,放入坛中滔起,在咱这家的酱油瓶中插入漏斗,往下倒入竹筒勺子内的酱油:量度极准,一两就是一两,童叟无欺。
盐是用杆称称量的,在已经磨得光滑铮亮的青铜称盘中,倒入要称重的盐,称好后就将称盘一斜,将盐倒入摺好的纸角中,然后将它包起,用一根干水草捆绑得似一只粽子一样结实,让人提着跑也不会担心它散架的。前段时间,这儿的市场禁用塑料袋子,那种用干水草捆扎卖菜的方式又见到了,……着实勾起心里儿时的记忆,极为亲切。
要买腐乳和南乳,就得先从家里带上一只小碗,在店里,伙计用一个类似现在月饼盒内附带塑料小叉,它是竹制的,小心翼翼从腐乳坛中叉起一块往碗里放着,再用小汤匙,滔起一匙腐乳汁淋在其上,咱就端平着小碗,一路小跑,回到家中,看着老妈子将腐乳压碎,混入要煮烹煮的菜中,不一会,带着那种腐乳特有的香味,慢慢从锅中漂散开来……
在老妈子用腐乳做的菜中,做得最好是芋头扣肉、还有一个就是南乳莲藕焖五花肉。那个年代,用的自然而然是“土猪肉”,与莲藕一起焖煮,满屋飘香。一旦想起,就勾起了肚里的馋虫,菜是很土的,没有装饰,没有漂亮的盛器,煮熟了,就一锅端了上来,闻到的,是那份久违的了味道,一种极家常的菜,一份家庭的担当;一份家人的温馨及无边无际的母爱。
这个菜材料普通、样子普通、也容易做,但香味特别让人难忘,是埋在心底中儿时的一个回忆。
材料和做法:
1、一年龄的黑毛土猪五花肉,约300克。
2、莲藕1节,约300克。
3、南乳,约30克。其它配料:盐、糖、浓缩鸡汁、料酒、花生油各适量。
4、将五花肉清洗干净后,切成2厘米见方的大丁。
5、将莲藕清洗干净后,刨皮,切成与肉丁相若的大小,并泡于水中,防止莲藕变色,备用。
6、取一纳碗,将肉丁,南乳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盐、糖。注意,南乳本身就已经很咸,加盐
时要小心,别过量了。
7、将肉丁与调味品一起用手抓匀,并静置20分钟入味。
8、取一耐高温,遇冷不会炸裂的沙锅,倒入适量的花生油,热锅冷油。
9、放入入味后的肉丁,翻炒片刻,煸出香味。
10、溅入适量的料酒后,翻炒均匀肉丁再加入沥干水后的莲藕,继续翻炒至均匀。
11、加放清水,水量以没过食材一指高为度,加盖大火煮沸,用中火煮焖收汁。
12、当收汁至合适时,放入半汤匙的浓缩鸡汁,调味均匀后,出锅即成。
13、成品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