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饺子就是一个团圆的象征,因为家里每次吃饺子的时候,都是全家人在的时候。
每次包饺子的时候,妈妈都会向我说起年轻时,和爸爸如何的爱吃饺子。那时候,两个人都不会包饺子,于是一想吃饺子的时候就下小馆子去。可是因为太喜欢吃饺子了,但又不能总下馆子,所以只好自己学包饺子。于是从什么也不会的人,变成了包饺子的高手。爸爸和面、擀饺子皮,妈妈调馅、包饺子,双剑合壁,包起饺子是又快又麻利。
在我的记忆中,饺子变成了一星期一次的日程安排,一到星期天,妈妈就张罗着包饺子,这段故事也要从头再说一次,导致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说到吃饺子就头疼。一说到吃饺子,就想起来妈妈包的韭菜馅味。
我们这80后的小夫妻,会做饭已经算不错的了,像包饺子这种高难度的,我和老公还真没有配合过。用传统的方法来做饺子,我感觉比较没效率,于是就想到了压面机。
我认为压面机和人工包饺子的区别,就是人工擀的皮是中间厚边缘薄,这样包出的饺子中间不容易破,而压面机压出的皮薄厚都一样,中间包馅的地方会有破皮的现象。但速度嘛,我还是觉得用压面机快一些。
年轻人嘛喜欢新花样,于是我在饺子皮中加入了紫薯来调一下颜色。妈妈呢,继续包她的白皮韭菜馅饺子。我呢,虽然不怎么会包正常的普通样子的饺子,但是妈妈教给我的另一种包法,我们家称为“老鼠饺子”,我倒是学到了九成的真传,非常的熟练,所以我每次都包这种“老鼠饺子”。久而久之,妈妈都自愧不如了。
这次,就用我的紫薯饺子来PK妈妈的韭菜饺子吧!
主料:300g猪肉 100g紫薯泥 500g面粉 150g韭菜
配料:油 盐 酱油 味精 料酒 花椒 大料 蒜 香油 生抽 辣椒油
1.猪肉最好是选择三分肥七分瘦的,剁成略有些粘乎的肉馅。在肉馅里根据个人口味加些盐。2.再倒入适量的酱油。
3.再放入些味精或者鸡精。
4.倒入些料酒去腥味。
5.再倒入些香油提香。
6.把蒜剁成碎粒,加入肉馅里。
7.用一个无油无水的锅,把花椒和大料放进去,小火慢烘,烘至变色,期间要不停的摇晃锅底。
8.把烘好的花椒和大料用擀面杖压成碎粒,用筛子过一下,把渣子过滤出来。
9.油锅里多倒些油,是平时炒菜的三倍,烧到九成热,浇到肉馅里。如果喜欢吃清淡点的,可以少放一些油。
10.用筷子把肉馅里的调料全部搅拌均匀,要一个方向用劲转圈搅,直到肉馅上劲了,变得粘稠。
11.最后把切得很碎的韭菜加入,拌匀。
12.紫薯上锅蒸熟了,用勺背压成蓉,不用过筛。
13.把紫薯泥加入到面粉里,稍微加一点点水和成团。因为要用压面机,所以把面和得硬一些。面粉里加一点盐。这样和出的面有筋道。也可以再加一个鸡蛋。
14.把面和紫薯泥拌匀。此时的面团颜色非常不均匀,不用担心,用压面机过几次就均匀了。
15.先把面团分成几个小块,然后压扁,和一档压一次。
16.把压成片的面左折一下,右折一下,都是往中间折。
17.然后竖着再从压面机里过一次。
18.如此这样反复的压几次,面片就会变得非常光滑,而且颜色也均匀了。
19.然后用三档再过两次。
20.最后再用五档过一次。
21.用一个圆形的模具在面皮上压出圆形,当饺子皮。
22.在饺子皮中间放上馅。馅不要太多,要不包住会漏馅的。
23 把上下合起来,从皮的右面开始捏个小褶皱,左捏一下,再接着在同样的地方右捏一下。
24 这样一直捏到左面,每捏一下要捏紧,防止漏馅。
25 捏到最后把面皮捏紧,压扁,形成一个小尾巴。
26 包成别的形状也行。
27 水开后,下入饺子,煮五分钟左右,煮到饺子飘起来。
注意:
1。煮饺子的水烧开之前,先放入几段葱白,水开后再下入饺子,这样煮出的饺子皮不容易破,也不会粘连。
2。吃剩下的饺子最好用筷子一个一个的分开,再放到另一个盆里,这样下一顿再吃饭时候饺子也不会粘到一起。
3。用五档压出的饺子皮比较薄一些,如果怕皮容易破,那就压四档就行了。
4。在压面的过程中,如果怕皮粘到机器上不好压,可以稍微薄薄的撒一点淀粉,就不粘了。但是如果包饺子皮的时候,面皮不粘了,就在圆的最外面一圈轻轻抹一点点水,就可以粘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