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搜索

【玩遍上海】------上海新天地(2012.12.26)

李李小酒窝 发布于 2013/1/12 14:43
答应好友去拍一组上海新天地的照片,抽空去逛了一下。
 
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中西融合的都市旅游景点,它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首次改变了石库门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把这片反映了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集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漫步新天地,仿佛时光倒流,有如置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但一步跨进每个建筑内部,则非常现代和时尚,亲身体会新天地独特的理念,这有机的组合与错落有致地巧妙安排形成了一首上海昨天、明天、今天的交响乐,让海内外游客品味独特的海派文化。
 

乘坐地铁10号线就能到达上海新天地。位于卢湾区太仓路181弄。

 

中共一大会址就在咫尺。

2005年参观一大会址的老照片。

这是老上海老工商的别墅。

“俏江南”就坐落在新天地里。

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奶茶、美酒和诱惑食欲的各种味觉气体分子。

 

情侣当街秀。

石库门的弄堂,像血管密布,支撑着新天地的主流脉动。

 

圣诞节的气氛笼罩着新天地。

来逛“新天地”已经对时装不感兴趣了,唯有对橱窗里的美器感兴趣。

 

会摆POSS的小女孩。

十米高的圣诞树挂满了各种礼物。每年的圣诞节这里就有大派送。

 

橱窗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这里一年四季都营业没有节假休息。

上海卢湾区的旧式里弄房子,今天旧貌换新颜,摆身变为小资情趣极浓,中外游客如织,代言上海气息和文化典雅的经典地图。

别看这里现在静悄悄,市口的强悍,生意的火爆,一到晚上这里才毕露真像。

 

 

 

来到了“上海石库门屋里厢”的展示馆门票20元。“屋里厢”是道地的上海话,意思是“家”。“到屋里厢来坐坐”,即来我家坐坐的意思。

新天地的石库门“屋里厢”展示馆给了我们一个缅怀老上海,追寻历史回忆的好去处。
它由一幢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石库门老房子保留、改造而成。

“屋里厢”对每个上海人来说,都是一个让人感觉由衷温暖的字眼。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上海人在石库门房子里出生、长大。而今,随着石库门的消逝,住在商品房中的上海人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为了公用厨房、厕所而排队;也再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站在阳台上边晾衣服边和邻居聊天了。至于张爱玲和苏青笔下那些穿着紧身旗袍和美国丝袜,从窗口吊下篮子购买进口胭脂花粉的女子,已经早已化为一场旧梦,只有怀旧电影中才依稀可见。

旧时用的马桶。我还很庆幸从来没有玩过这玩意

老式的木桶。

路边小吃摊和修鞋摊

一组老上海生活照片。

这是“屋里厢”的客堂间。所谓现在的客厅。

 

会客室

 

参观一下厨房

如果用腊肉、卷心菜还有这个灶头做个菜饭味道一绝。

这是小少爷小时候的照片和卧室。

小少爷的书法和玩具。

这家女儿的照片

 

哈哈,没有游客来参观,我只好对着镜子自拍哦。

女儿爱看的杂志

从女儿房里刊登着好莱坞剧照的英语杂志和老式缝纫机上,你不难猜出这是一位时髦而充满活力的青年女性,和她的母亲相比,显然她对于这个世界了解得更多,也渴求得更多……

我发现这家女儿很喜欢看电影哦,也是忠诚的粉丝哦。这里张贴了许多电影演员的海报呢。

影星蝴蝶

 

 

我猜这大概是影星王人美吧。

 

女儿用的精致考究的生活用品。

漂亮的女主人

女主人的梳妆台

老式无线电

女主人家中的摆设

“亭子间”是位于石库门建筑楼梯转弯处的一间小房间,通常朝北,由于它冬冷夏热,房间面积又小,因此常常被主人出租以增加收益。

二、三十年代时,有不少进步的文艺界人士为了逃避内地的白色恐怖,纷纷到上海来寻找新的生活,也常常租用亭子间。这些文人大多是没有家眷的单身汉,在这陋室中苦读钻研、构思写作,进行着各种艺术创作活动。许多著名文学家如鲁迅、蔡元培、郭沫若、茅盾、巴金、丁玲、丰子恺等都在亭子间里居住过。这些文人不仅住在亭子间,他们的作品中也大量涉及亭子间和石库门的生活,故有“亭子间文学”之称。

这里展示的是二、三十年代上海中产阶级人家的石库门生活。无论走进哪间房间,逼真形象仿佛还原历史,让人犹如亲身经历这间房的主人当年的生活。倘佯其中,可谓有限空间,无限暇思,让你身临其境地体会弄堂情结。

参观完了新天地的石库门,我准备就近去看一下太平桥的人工湖畔。

虽然圣诞节已经过去,但还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天地十年,星耀浦江”2012上海新天地新年倒计时晚会在太平桥人工湖畔上演。庾澄庆、潘玮柏、范晓萱、蔡健雅等人来到上海,与上海市民一同跨年。

 

 

 

下一篇

李李小酒窝的日志

美食天下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