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搜索

圆梦西藏、尼泊尔和印度之旅之二十四(2013.5.10--5.11)

李李小酒窝 发布于 2013/7/8 21:58

由于大巴要彻底修理,所以5.10号我们没有出发,呆在阿里自由活动。

 狮泉河镇很小,一头石雕狮子矗立在城中心的环岛中央。也许这就是小镇的象征了。以环岛为中心,四条马路向外延伸:南面为商业街,东西为区直机关和军分区驻地,北面是通向日土县及新疆方向的公路。城中的商店、餐馆临街而开,公用电话随处可见,路边楼房、平房错落有致。而凡是藏式民居则几乎家家房顶和墙头都堆满了用于引火的干枯的红柳根。狮泉河水从城中缓缓流过。全镇唯一的绿化带是沿水泥马路两侧约1公里长的班公柳。据说这是阿里人十几年前为了植树造林,从200多公里外的日土县班公湖北岸乌江区的一条沟里移栽过来的,故称班公柳。小镇不大,但却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这是近十几年快速发展的结果。现为阿里地区和噶尔县的驻地。

11号早上我们8点出发。

9点10分左右来到了海拔4875米的拉梅拉山垭口。

                                                   日土岩石

日土岩画位于西藏西北边陲阿里地区的日土县是中国岩画发源地,有“中国岩画之乡”之美誉。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西藏西部和北部的高海拔阿里地区的改则、革吉、日土等县,发现了大量的岩画,这些岩画是用坚硬的石头或其它硬物在岩面或岩石上刻凿而成,线条笔划有深有浅,还有少数彩绘画面。岩画内容十分广泛,有狩猎、宗教祭礼、骑乘、放牧、农耕、日、月、山、牛、马、羊、驴、羚羊、房屋、人物等。在这些岩画中,尤以日土岩画最为突出,日土县境内的日木栋、鲁日朗卡、阿垄沟、康巴热久等十几处岩画不仅规模大、数量多,而且艺术价值也很高。

前往去班公错沿途风光

公路沿着湖岸蜿蜒伸展,并不宽阔的路面,沙硕满地,有些地方还坑洼不平。这段公路属于新藏线的一部分。

班公错的湿地

11点40分左右,我们来到了班公错。班公错藏语称错木昂拉仁波,意思是“明媚而狭长的湖泊”。有世界上海最高的鸟岛,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是中国日土县与克什米尔交界的国际性湖泊,呈东西走向,长约15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最窄处仅五米。湖面海拔4240米,水深57米,流域面积为28714平方公里。班公湖为内陆湖,湖水东淡西咸,位于日土县境内为淡水,西部与克什米尔交界处为咸水。

阿里特有的深蓝色的天,湖水也被映照得格外的蓝,和四面的雪山形成强烈的对比,还有迎风飞舞的水鸟,会让旅途中疲惫的人顿感轻松愉快起来。湖就在路边,不需要门票,这简直就是青藏高原奖励给人们的一份视觉大礼。

班公错岸边只有一个码头,解放军军舰只在湖面巡逻,但周围几乎无人居住。湖中盛产一种名为裂腹鱼的无鳞淡水鱼,受高原环境影响,生长缓慢,但味道十分鲜美。

坐在湖岸边难得静心凝神,四面环绕的群山拥抱着温柔的大湖,湖面映着天空的湛蓝,湖的美丽与魅力就全部透过眼睛走进了我的心灵。静静地坐着,我感觉到我的心也如这湖一样明亮而干净。

班公错和藏地其他大湖最大不同是这里水草丰茂,丰美的水生生物引来了数以万计的水鸟,主要有棕头鸥、斑头雁、赤麻鸭,离我数十米外的岸边就有一群鸟儿,偶尔会有一只飞起来,迎着风展开双翅,从我面前掠过。

坐游轮每人要花250元,而且只有十来分钟时间有点不划算呢。

在美景面前又开始忘乎所以

我们拾级而上,坐车来到了班公错的观景台上。

从远处眺望

美丽的班公错

返回狮泉河沿途风光

西藏沿途风光实在太美了,我睁大眼睛要把这一路美景拍摄下来。

看得出我是玩得多么尽心呢 

狮泉河的藏民,很喜欢她们漂亮的皮袄哦。

藏民小朋友

狮泉河镇广场

静静地狮泉河

                                                     羊杂汤

 

晚上还是入住三元宾馆。

下一篇

李李小酒窝的日志

美食天下首页